邓州市穰东镇 “党建+”助力服装特色小镇建设邓州市小杨营镇 “五星”支部创建助推人居环境整治邓州市孟楼镇 “五星”创建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邓州市古城街道 党建引领聚合力筑牢防疫“红色防线”
第0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50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9-23

邓州市孟楼镇 “五星”创建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曹相飞关阳文/图

“自‘五星’支部创建以来,孟楼镇乘势而上,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9月15日,邓州市孟楼综合改革发展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孟楼镇党委书记李征如是说。

“以前各个村庄都有破旧房屋、残垣断壁,家家门前屋后都有柴堆、杂物。‘五星’支部创建以来,镇村干部带领大伙儿一起干,把整个村庄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净整洁。”孟楼镇晋公村村民周聚山激动地说。

眼下,走进孟楼镇众多村庄,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生机盎然。据介绍,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孟楼镇紧密结合“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迅速掀起创建热潮,各村以“党员联户”为抓手,发动群众,对村内残垣断壁、房前屋后、道路两边进行无死角集中整治,努力杜绝出现黑臭水体、河道堵塞、乱占耕地等破坏生态现象。各种粪污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垃圾合理分类,秸秆就地还田,村容村貌整洁,卫生户厕占比均达80%以上。

“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村里的艾草加工车间务工,一天能挣七八十元,也不耽误干家务活儿。”孟楼镇耿营村村民耿小焕高兴地说。

创建“产业兴旺星”中,孟楼镇结合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下大力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筛选出一批适合土地禀赋、气候条件和适销对路的种植品种,如玉米、红高粱、优质水稻等,截至目前已种植玉米2.5万余亩、高粱6000余亩、水稻2000余亩。并且注重农产品品牌效应,注册具有本地特色的豫孟农业品牌,借助电商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打造知名特色品牌,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在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农产品仓储、物流、深加工等,拉长产业链条,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释放土地资源潜力,提高附加值,推动农业农村快速发展。例如引进的艾康健艾业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建成了占地10余亩的艾草加工企业,加工能力达到600吨,效益200余万元。引进的襄阳源盛园农业有限公司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20余亩的农产品仓储基地,购置了大型烘干机、输送机、整粮机等设备,解决了大宗农产品烘干、储存、转运难题,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产业兴旺星”的“幸福路”铺到百姓家门口。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为达到以“五星”支部创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的效果,孟楼镇把真正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才选拔到村干部队伍中来,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同时,建好后备干部库,从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村青年、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退伍军人、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挑选培养后备干部,并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各项工作中来,从实践中增长才干。

为了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孟楼镇成立了地方戏剧团,依托文明实践中心,建成传统文化大讲堂,不定期举办优秀传统文化讲座;选树典型,评选一大批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积极开展五美庭院的评选工作,让文明新风吹进家家户户。

下一步,孟楼镇将在特色经济上下功夫,打造艾草、水稻、高粱等产业基地,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使群众增收致富。持续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力争实现乡村“美起来”目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孟楼镇晋公生态宜居社区一隅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