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培根铸魂育新人前三季度经济全线飘红图片新闻新乡市祝楼乡专项整治兜牢安全生产延津县融媒直播售出炒花生1万多斤辉县应急救援队从独当一面到聚合发力安置房有了房本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绩喜人日间照料中心成“幸福之家”法治护航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7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11-18

辉县应急救援队从独当一面到聚合发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刘亚鑫通讯员石志莹

在辉县市南太行一带活跃着一支应急救援队伍,那些常人不敢踏足的悬崖、深沟及人迹罕至的高山和深不见底的洞穴里,都闪耀着他们日夜训练和奋战的身影--辉县应急救援队。

辉县应急救援队现有队员34人,是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会员单位。自2011年成立以来,先后参与了雅安地震、鲁甸地震、连霍高速公路义昌大桥垮塌救援等大大小小的救援300余次、救助600余人,救援成功率达到了100%。

每个队员都具备开展户外遇险救援、灾害救援、应急知识宣传、安全培训等公益活动的能力和资格。与此同时,连续多年为山区贫困儿童发放壹基金温暖包,并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受灾群众救助、安全知识普及等活动。

为生命,他们时刻准备着

每次参与救援,队长栗力总会在事后晒出救援过程中的图片、视频,“絮叨”提醒驴友“不要盲目参团”“不要走不熟悉的线路”“不要留下垃圾”……

“近年来,风景秀美的南太行成了户外旅游爱好者的网红打卡地,慕名前来的驴友很多,但因其山体陡峭,所以意外时有发生,为熟悉地形及时施救,我们把山地救援训练场地定在了南太行一带。”栗力说,常态化训练就是为了锻炼过硬的体能,熟练掌握上升、下降等救援技术,做到用最短的时间快速有效地实施救援。

别看队员李帅现在训练时一副轻车熟路的样子,在加入应急救援队之初,他还是个患有恐高症的“菜鸟”,第一次下降训练时,他站在十来米的高度就被吓得脸色发白、双腿发软,但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他克服了内心的恐惧,现如今练就了一身“飞檐走壁的轻功”。

李忠杰是一位心理医生,加入应急救援队10年来,已记不清自己参加了多少次救援,但记忆中充满了救援成功的喜悦:“就像栗力常说的那样,因为付出,所以幸福。”

对这个团队来说,基本上每个人都具备心理疏导、勘查路线、医疗救助、运输伤员等综合能力,因此,收到救援信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人都能即刻投入救援。救援常在晚上,完成救援后,往往已是天亮,很多人回家洗把脸又接着去上班了,同事中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前天晚上的救援行动。

最不划算但却最有意义的兼职

“因为常年训练,队员们的手上长满了茧子,身上多处淤青、有伤疤痕迹,时常是旧伤没去又添新伤,但对我们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栗力笑称自己坚持10多年的救援行动,“是最不划算但却最有意义的兼职。”

常有人问栗力:“你成立辉县应急救援队的初心是什么?”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我想参与一线救援,却因没有专业资质被挡在了救援现场之外,从那之后我就决定成为一名专业的救援人员,组建专业救援团队。”他答道。

向着危险逆行,哪里需要去哪里。在去年“7·20”洪灾期间,辉县应急救援队第一时间主动加入防汛一线救援,奔赴在辉县市重灾区,驾驶冲锋舟转移灾民、守护堤坝、分发救援物资。在结束了辉县的救援之后,应急救援队队员又马不停蹄地转战卫辉和山西进行水上救援、消毒消杀工作。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当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在防汛一线响彻,志愿者们和受灾群众纷纷加入了“大合唱”,应急救援队队员的独唱瞬间变成了全民的大合唱。歌曲演唱完毕,“辉县加油!”“辉县必胜!”的喊声不绝于耳。

正如歌中所唱:“虽然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知道你为了谁。”

把免费的掌声送给恩人

2014年6月的一个傍晚,辉县应急救援队突然接到一个黄水乡岭山梯的求助电话,岭山梯是位于黄水乡悬崖峭壁上的一条险路,因地势险峻,天气晴朗时,即使当地牧羊人也很少有人会走这条路。

可因天色已黑,加上下雨产生了大雾,可见度非常低,导致北京的十几名驴友误打误撞在岭山梯迷路了,由于徒步时间太久大多体力不支,加上长时间淋雨,个别驴友出现身体极度不适,需要紧急救援,得知消息,栗力第一时间带领应急救援队队员赶赴现场救援。

到达现场后,大家倒吸一口冷气:夜色深沉,大雨滂沱,大雾笼罩,地势陡峭。“不能再犹豫了,早一分钟组织施救,就能早一步救出被困者。”栗力迅速带头进行施救。经过6个多小时的紧急搜寻,终于找到了被困的十几名驴友。

持续的大雨没有一点儿减弱的迹象,栗力立即组织队员将具有行动能力的被困者向安全地带转移,留下自己和3名队员垫后营救转移受伤驴友,托着受伤的被困人员往山下挪动。浸透的救援服和满是泥水的鞋子根本不听使唤,山上的荆棘刺破了防护手套,队员们的手和脸部被尖锐的树枝划伤,血水混着雨水,经过6个多小时的救援,终于拼尽最后的力气成功营救出了最后一名被困人员。

看到被淋成落汤鸡湿透了的队员,驴友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掏钱要塞给队员们当“辛苦费”,但被队员们一一谢绝了。队员们离开时,被救人员纷纷热烈鼓掌,欢送应急救援队的车走了好远好远,掌声在山谷中回荡。

“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这是栗力最喜欢的一句话,因为他相信,靠近光、追随光,终有一天,他们都会成为光、散发光。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