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娃进城“上好学”我省下达60.8亿元支持乡村振兴黄久生入选2022年度“三农”人物候选人漯河气象站升级为国家基本气象站大美淇河幸福河湖三门峡和美乡村提升群众幸福感省民政厅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爱心接力 果农苹果不愁卖图片新闻江泽民同志的优秀品格和高尚 风范将永远教育和激励我们前进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86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12-05

卢氏县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让农村娃进城“上好学”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刘景华通讯员张海军)12月1日黄昏时分,位于秦巴山区深处的卢氏县显得格外寒冷,而该县城关镇初级中学开着空调的书法教室里,却是灯光明亮、暖意融融,来自八年级10班的汪静琪同学正在专心致志地临摹《多宝塔碑》字帖。

“汪静琪挺聪明,很喜欢练字,参加了学校书法社团,进步很快。”辅导教师郭雯说,“今年上半年,她还在狮子坪乡初级中学就读,乡村学校不具备开展社团活动、培养特长的条件。”

汪静琪家住卢氏县狮子坪乡毛河村,距县城120多公里,山大沟深、人烟稀少。从上小学开始,伴随着卢氏县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汪静琪所读学校先后三次“并、迁、转”,她也随之三次“转学”。

2017年9月汪静琪就读的村小学仅有的8名学生、1名教师并入狮子坪街的乡中心小学;2018年该校异地新建搬迁至花园寺村,汪静琪随之转入设施齐全、环境优雅的新校区就读。今年下半年新学期开学,汪静琪所在的狮子坪乡初级中学整体转入城关镇初级中学,她也随之来到这所教学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先后获得河南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三门峡市示范性初中等多项荣誉的名校。

一次次转学,汪静琪从大山深处逐步走出,见识了更多的老师、同学,用上了更好的教学设施,这位小姑娘学习成绩、习惯养成和性格品质也变得越来越好。

卢氏县城区中学,以前学位十分紧张,到城关镇中学这样的城区学校读书,是农村家庭孩子难以企及的梦想。今年秋天新学期开学,卢氏县的狮子坪乡初中、双槐树乡初中等11所农村中学1489名学生,有1456名学生进入城区的3所中学就读,剩余的33名学生选择到附近的中心乡镇中学就读。

从“一个学生也难挤进去”到这么多的学生整体实现“进城求学梦”,得益于卢氏县今年下半年启动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优化工作。

“全面统筹、下定决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三门峡市委常委、卢氏县委书记王清华说,“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今天,更是明天。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既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深山区乡村振兴,乃至民族复兴的长远之举。”

卢氏县是全省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人口密度最小的深山区县。在脱贫攻坚战中,卢氏县投入资金10.39亿元,新建、扩建中小学60所,按照国家一级标准配齐了N95教学一体机、体音美教室、计算机房等教学设施。2018年11月卢氏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验收,全县5万多名适龄儿童无一辍学,高标准实现“有学上”。

卢氏县并没有停下教育优先发展的脚步,在努力实现“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转变从直面困局开始。以汪静琪家住的狮子坪乡为例,2017年,该乡有中学1所130名初中生,小学8所300名学生;而到今年上半年,这个乡的初级中学仅有62名学生,中心小学学生减少到132名,教学点3个49名学生。农村学生锐减,学校多、小、散、弱。为了保证教学,师生比远远超过国家标准,就这样一些课程还难以开齐,课外活动更是无从谈起。不仅如此,累及城区学校教师配比不足,教师负担承重。

破解困局需要眼光、胆识,更需要大的投入和付出。卢氏县出台一系列政策、筹集大批量资金,支持城区学校,引进民办学校,争取援建学校,建设新区学校,精准调配师资,到今年下半年开学,大手笔完成了11所农村初中整体撤并,并把32个偏远教学点全部并入乡镇中心小学。

伴随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是服务保障能力的提升。卢氏县累计建成教师周转房1111套,率先在三门峡市实现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全覆盖;高标准建设农村教师住房,建成城区春晖苑小区740套教师住房;按时足额发放乡村教师“三项补贴”,县财政每年还新增1700余万元支出,实施寄宿制学校后勤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县开通校车运营,保证山区学生安全往返;为保证学生伙食营养卫生,在实行财政补贴营养餐的基础上,全面实行明厨亮灶+“6S”管理。

“2022年,卢氏县完成了100%的小学进乡镇或县城的任务;到2023年下半年,我们将实现84%的初中集聚在县城的目标。”卢氏县教育体育局局长雷张涛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