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娃进城“上好学”我省下达60.8亿元支持乡村振兴黄久生入选2022年度“三农”人物候选人漯河气象站升级为国家基本气象站大美淇河幸福河湖三门峡和美乡村提升群众幸福感省民政厅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爱心接力 果农苹果不愁卖图片新闻江泽民同志的优秀品格和高尚 风范将永远教育和激励我们前进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86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12-05

三门峡和美乡村提升群众幸福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杨利伟刘景华

漂亮的文化广场、观景亭、十字画廊、潺潺流淌的枣香河……勾勒出一幅生态宜居、文明幸福的美丽乡村新画卷。12月3日,行走在灵宝市故县镇镇区新建成的枣香文化广场,人们在这里锻炼身体、娱乐,各种飞鸟随处可见,过往的群众赞叹不已:环境变了样,心情也更舒畅了。

今年以来,三门峡市把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头戏”,聚焦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坚持系统化思维、方案化推进、责任化落实,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大提升。

以机制为先导,上下“一盘棋”。坚持高位推进,三门峡市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靠前指挥、一线督战,县(市、区)委书记当好“一线总指挥”,乡镇党委书记和村级党组织书记当好“一线施工员”,成立了16个工作专班,强化工作落实,做好检查督导。工作中按照激活“人”的关键,盘活“地”的重点,用活“钱”的动力,完善项目包装、资金争取等工作机制,突出示范带动,树立鲜明导向,激励引导更多党员干部投身到乡村建设中。

司红娥是灵宝市寺河山有名的“苹果大王”,多年来的苹果销售,让她感受到了城乡交通、网络、电商带来的实惠和方便,这些都源于乡村基础建设步入“快车道”。三门峡市以项目为支撑,提升“硬实力”,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县域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该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班车,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开展农村供水“四化”工程;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465个,实现乡镇以上和农村热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986个村级电商服务点遍布城乡;建成国家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19个,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78%。

在灵宝市西阎乡沿黄生态廊道旁,一望无垠的菊花在阳光下多彩迷人,山药、洋姜、莲藕正逢采收时节,处处一派丰收的景象。这里不仅可以观看大美黄河,欣赏秀美风景,还可以体验田间生活,感受农耕文化,一幅栩栩如生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眼前描绘得淋漓尽致。

环境整治脱胎换骨,美丽乡村再绽新颜。该市聚焦治理“六乱”、着力开展“六清”,今年全面完成2.5万户户厕改造任务,70%的村实现了村口“五有”,建成“五园”13782个,栽植绿化苗木46.9万棵,95%的行政村覆盖公共照明设施,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同时,三门峡市坚持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市、县、乡三级梯次推进乡村建设,持续在观光农业、创意休闲旅游农业、农业主题生态园、特色小镇等方面下力气、强举措,重点围绕文化、生态、人文、历史、地域等方面做文章,高标准打造“天下黄河,乡遇大安”“黄河聚落,移民城村”“千年枣乡,诗意后地”“九曲黄河,大美东寨”4个乡村建设标杆,重点打造“一带四组团五类型六线路”格局。目前,三门峡沿黄16个乡镇87.5%的行政村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特色农业收益占农业经营性收入的85.8%以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说,“下一步,三门峡市将把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干一件成一件,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