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冯佳志通讯员王琳锋
眼下,随着气温逐渐回升,麦田管理进入关键时期。3月6日,在武陟县詹店镇王菜园村宏明种植专业合作社高标准农田里,只见一台台喷灌机喷头自助来回摆动,在空中喷出密密的水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以前都是利用水沟里的水浇地,费时费水费力,浇一遍得用半个多月时间,现在建成了高标准农田,搭配县里为我们采购的5台喷灌机,干活省时又省力,6天就可以浇灌一遍,大大节省了劳动力,特别方便。”看着绿油油的麦苗,宏明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新文觉得今年小麦的产量不会低。
去年冬天,武陟县委、县政府为宏明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的1068亩土地新修了水泥路,打了新机井,增设了变压器,采购了喷灌机,安装了气象监测设备,土地全部升级为高标准农田。
“现在的田间道路全是4米宽、18厘米厚的水泥路,以前大型机械进不去的地块,现在畅通无阻,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赵新文对如今的良好种植环境很满意。
近年来,武陟县共建成高标准农田56.54万亩,占全县基本农田面积的87.66%,占耕地面积的74.64%。
小麦高产,良田是基础,“良方”是关键。武陟县农业农村局根据苗情、墒情,制定了《武陟县2023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组织5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全县347个行政村,开展麦田“巡诊”,对农民进行面对面技术指导,并动员全县
60家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率先落实春季麦田管理关键技术措施,带动群众科学开展麦田管理。
根据春季麦田管理实际需要,武陟县农业农村局不断创新技术指导服务方式,通过微信群、短视频、云上智农App等新媒体平台,组织农民开展线上农技宣传培训,扩大传播受众面。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提高春季麦田管理技术知晓率,指导群众科学开展麦田管理,为全县小麦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武陟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推广研究员赵锡成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