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肖山村的前身是肖山、关帝、槐树洼3个人口累计不过千人的小村。受土地资源和农业产业结构限制,各村产业规模小,集体经济长年难以发展,基础设施也难以统一规划实施。2020年,在党委政府的号召下,3个村合村并组,对原3个村党支部班子成员优化组合后,成立肖山村联合党支部。“3个村合并后,我们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发展蔬菜、赤松茸、食用菌等生态产业近200亩,带动140多户群众户均增收6000元。生态产业的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得到完善,群众的文化生活开始丰富了,大家亲如一家。”肖山村联合党总支书记李九成一脸骄傲地说,2022年,肖山村联合党总支被县里评为“五星”支部。
筑巢引凤育人才,注入“源头水”
3月7日,在淅川县盛湾镇软籽石榴种植基地,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专家正在向果农培训春护春管事项。
2012年,淅川籍创业青年姚岗回乡种植软籽石榴万余亩。县里邀请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鲁振华博士,南阳师范学院李玉英、黄思良教授等,以“传帮带”的方式,定期为果农实地培训。以科研院所、高校为技术依托,在一次次技术下沉中,乡村“种植能手”队伍日益壮大,不仅带动当地161户621人参与石榴种植,实现每亩人均年收益2万元,还为全县培养100多名“土专家”,服务各乡镇软籽石榴、大樱桃、杏李等林果种植业。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为强化本土人才培育,筑牢产业发展基础,淅川县整合教育、卫生、农林水等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才,选派科技特派员、产业指导员、技术服务团队下沉基层、服务“三农”;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充实乡村振兴人才力量;围绕制造业、新型农业、文旅产业等,通过与高校院所、职业学院共建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模式,有效提升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既要绘好“育才图”,又要奏响“引才曲”。2018年,淅减公司引进清华大学博士后刘向加入。在他的带领下,淅减公司自主设计建成了ADS电磁阀减振器生产线,这是我国第一条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减振器智能生产线。突破性的技术创新,为淅减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淅川县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引进培育用好各类人才,大力推动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国家、省市各级创新平台、工程技术中心等,支持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目前,清华大学王玉明院士团队正与淅减公司开展“阻尼可调磁流变减振器”研发合作;同时,立足汽车零配件、现代中药、新型建材和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针对性招聘专业化人才830余人;深化校地合作柔性引才,与河南工业职业学院、南阳师范学院等加强对接交流,推进中高级钳工人才培养,先后有5家企业230余名员工参与培训。
为留住人才,全县唱响“爱才歌”,建立健全人才发展政策,出台《关于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人才支撑的实施意见》,分类兑现人才住房保障、生活补助等待遇;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建成408套人才公寓,完善升级青年人才驿站;着力搭建驻外人才联络平台,在北上深渝等地成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吸引集聚更多优秀人才、项目、资金回归淅川、发展淅川,为县域经济发展凝聚强大合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