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冯佳志
通讯员杜亚宾王芳
春雨后的武陟,薄雾轻笼,绿意盎然。在田畴乡野间,一座座现代化种植养殖大棚鳞次栉比,一个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蓬勃发展,和美乡村的美丽画卷展现在了人们眼前。
近年来,武陟县以产业振兴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有力抓手,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围绕高效种植养殖、农牧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一手抓“小微”项目培育发展,一手抓龙头企业、支柱产业提质增效。如今,老树新枝共著花,迎来产业发展的“葳蕤春天”。
找准特色产业富农见实效
“跟着村集体养毛驴,我们收入比以前高多了,致富的底气更足了。”5月5日,武陟县小董乡楼下村村民贾雷雷说。
楼下村立足本村资源优势,按照“党建+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拓宽强村富民路。2021年7月,楼下村上马了毛驴养殖项目,由村“两委”干部牵头,成立了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
合作社股份由村民自愿认购,当年年底,楼下村利用筹得的资金,建成了畅想养殖场。养殖场有2个草料仓库、5座养殖大棚,可养殖500头毛驴。
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交由农户种植管理,收获后,粮食归农户,秸秆回收做饲料。仅秸秆回收这一项,就可使每亩减少70元收获成本,带动50户群众增收。
目前,养殖场已经实现养殖、繁育、销售一体化,主要养殖耐粗饲、生长快、肉质好的德州黑驴。这些毛驴吃的是农作物秸秆和生态饲料,肉质好、成本低、收益高。
“毛驴不易生病,养殖风险小,经济效益高。养大一头小毛驴,利润有2000多元。通过延长产业链条,一头毛驴的利润差不多能达到5000元。”楼下村党支部书记王海流说。
为了增加收益,楼下村在武陟县城开办了畅想驴肉馆,加工、销售卤煮驴肉。驴肉馆的收益,分别在2022年12月、2023年3月给参股村民进行了分红。首战告捷,增加了楼下村拉长产业链条的信心。
“楼下村有种植花生的传统,下一步,我们打算免费向农户发放花生苗,收获后把花生秸秆用于养殖,进一步降低毛驴养殖成本。同时,建立花生油加工厂,这样每亩花生又可增收500元。”王海流信心满满地说。
楼下村毛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是武陟县产业富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陟县推动特色产业项目快建设、早竣工、见实效,一个个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加工厂等遍地开花。据统计,2016年以来,该县共投入财政资金1.81亿元,实施产业项目292个。
重点帮扶“头雁”带动乡村兴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武陟县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及时服务指导,严守财政资金使用底线、拨付红线、管理警戒线、绩效达标线,将资金向重点产业企业倾斜,在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前提下,使之发挥联农带农最大效用。
“河南旭瑞公司是乡里重点帮扶企业之一。从2017年开始,经过县、乡严格把关,先后为该公司养殖项目、食品加工项目注入衔接资金700多万元。”三阳乡政府项目专员张宇说。每年,旭瑞公司按固定比例返还乡里部分资金,其中60%用于公益岗位等支出、40%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建设。
在旭瑞公司冻品生产车间里,十多名身穿洁净服的从业人员正麻利地刮鸭舌。“我们公司有2000余名员工,几乎都是周边农民。在这个车间干活的大多是残疾人,活儿不累,他们都能胜任。”旭瑞公司项目主管孙倩介绍说。
冻品生产车间工人昝小军,是三阳乡前刘庄村脱贫户,从2016年开始,已在旭瑞公司工作7年多了,是熟练工,现在每月工资7000元左右,2018年他家就实现了稳定脱贫。
像昝小军一样,通过在旭瑞公司就业实现稳定脱贫的还有100多人。这些重点企业吸纳当地农民,使其变身“乡村工人”,有效促进了农民稳定增收。
据统计,2022年武陟县产业带动3226户脱贫户和三类监测对象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