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石少华
检修农机、清理晾晒场仓库、安装烘干设备……5月28日,位于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的万家丰种植合作社内,赵振强正带领社员们忙着进行麦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合作社附近的广袤麦田里,小麦已经泛黄。
“再有两三天就该收割了,各个环节都马虎不得。”赵振强说。
今年60岁的赵振强,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流转土地2500余亩,全部种植粮食作物。从高中毕业算起,他已经在土地里摸爬滚打了40多年,从当初在自家6亩多土地上“小打小闹”,到如今成为宝丰县首屈一指的“种粮冠军”“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
当起“挑粪工”
把边角薄地变良田
站在赵官营村的连片万亩高标准农田边,赵振强思绪万千。
40多年前,因为家贫,三兄妹中排行老大的赵振强,高中毕业后选择回家务农。虽心有不甘,但倔强的他没有选择“躺平”,他立志要用知识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有一番作为。
赵官营村是宝丰县第二人口大村,有村民5000余口,土地5000余亩。彼时,由于生产条件、技术落后,小麦平均亩产不到500斤。
咋能让黄土地长出高产粮?
当时十八九岁的赵振强,一边如饥似渴地从书报杂志上学习科学种田知识,一边进行种田科学实践。此时,正值土地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他说服父母,把家里两亩多好地,调换成了三亩多谁都不愿意种的低产田,开始了自己在土地上的实践试验。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当时,我把村学校的粪池包了,利用放学后和星期天的时间,当起了义务‘挑粪工’,在地头挖了一个坑沤制有机肥,用以提高土壤肥力。”赵振强说。
一挑、两挑,一年、两年……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年轻的赵振强顶着村民们不理解的压力,硬是把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田,将小麦亩产提高到700多斤。
敢于“吃螃蟹”
走规模化种植道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怀着对农业的热爱,赵振强孜孜不倦地耕耘在科技种田的道路上。土肥、植保等知识不仅武装了头脑,更坚定了他走规模化种植道路的决心。
2002年,赵振强在村里成立了公司,开展种植技术推广服务,并承包土地200余亩,走上规模化种植之路。
“第一次搞这么大面积,说实话我也没底气。”赵振强坦言,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他一方面选种了“宝丰7228”“西安8号”等优质麦种,另一方面远赴山东省德州市拉回了生物有机肥,第一年便将小麦亩产量提高到将近900斤。
在赵振强的不懈努力下,到2012年年底,10年间他将流转土地面积扩大至3800余亩(2014年豫西南大旱后调减到2500余亩),横跨周边四个乡镇,成为宝丰县第一种粮大户。
种上高标准农田
底气更足了
随着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2013年年初,赵振强成立了万家丰种植合作社,吸收近千户农户抱团发展。
“加入合作社好处真是多,合作社提供从种到收一条龙服务,订单种植,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收入。”宝丰县肖旗乡解庄村村民胡正军说。不仅如此,胡正军还是合作社的拖拉机机手,忙时耕种,闲时外出务工,每年收入近10万元。
看到大伙在土里刨到了“金疙瘩”,赵振强很开心,但他也有所担心。“农业是靠天吃饭,一定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粮食生产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赵振强说。
原来,合作社成立的第二年,“老天”就和赵振强开了个“大玩笑”。2014年秋季豫西南大旱,他虽然投入了上百万元打井浇地,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秋作物大面积干枯导致减产,依然赔了100多万元。
“为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我县紧抓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机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宝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宝丰县有耕地面积52.6万余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每年可增收粮食1050万公斤。
赵振强种植的2500多亩大田里,土壤、虫情、气象等监测设施俱全,农田灌溉井渠全覆盖、水肥管理精准化,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有了这些保障,赵振强种田的底气更足了,开始同一些农业科研院所、制种企业合作进行大规模的小麦良种繁育,每公斤小麦比普通小麦收购价高0.2元~ 0.4元。2021年,赵振强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称号。
如今,赵振强已同河南省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省农科院建立合作,开展玉米良种的国家区域试验,他将在发展农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