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巴富强通讯员青俊王亚帆)6月12日,一吃过早饭,太康县清集镇秸秆收储大户李学习就驾驶秸秆打捆机来到该镇张子影村村民赵永明的麦田,把收割后的麦秸进行打捆回收储存。随着秸秆打捆机的轰鸣声,只见遍地的麦秸被快速吸入机器后旋转、压缩、捆绑,不出一分钟,一捆长方形的草墩便“吐”出来。
李学习目前有3辆农用机械,包括1辆运输车、1辆秸秆打捆机和1辆小麦联合收割机。“三夏”以来,他每天带着工人到各村为村民收割小麦,同时对秸秆进行打捆回收。“俺这一辆秸秆打捆机一天可以打2000多个草墩,合计能卖3000元。”李学习自豪地说。
据了解,清集镇每年小麦种植面积达8.3万亩。“往年,粉碎后残留在地里的麦秸如何处理是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最头痛的事情。”清集镇政府干部许志刚回忆说。
为了把秸秆变废为宝,近年来,清集镇党委、镇政府在秸秆禁烧工作中变堵为疏,通过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全镇村民大力发展牛、羊等养殖业,把丰富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打捆回收,加工成饲料,不但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牛、羊产生的粪便作为有机肥循环利用,又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农作物秸秆成了村民眼中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