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窑变”变出亿元产业“菡香”阔步走上星光大“稻”“聚花鱼”聚塘成财黄颡鱼成村民致富“小金鱼”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24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6-27

汝瓷“窑变”变出亿元产业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石少华杨国栋文/图

王君子(左一)、王占稳(中)等正在交流汝瓷烧制技艺

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名片

地区:

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

产业:汝瓷

关键词:填补空白闯市场

“汝瓷烧制不仅工艺复杂,而且成功率极低,一窑里成品在20%~30%。”6月22日,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党支部书记王学锋说。

尽管如此,清凉寺村的汝瓷工匠们依然孜孜不倦地追求,让古人感叹“近尤难得”的汝瓷走入了寻常百姓家。王学锋介绍,通过十几年的传承发展,目前该村拥有汝瓷企业(作坊)近百家,从业人数600余人,2022年产值达1.69亿元。

短短几十年,从消失千年的汝窑揭开神秘“面纱”,到如今初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的产、供、销相衔接的产业发展体系,清凉寺村是如何做到的呢?

发现汝官窑遗址,“煤窑村”进军汝瓷产业

当日上午,日头渐高,清凉寺文化广场上,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村中,绿树红花掩映中的一幢幢楼房整齐排列,没有想象中的车水马龙。

“这是我们新村。自从汝官窑遗址发现之后,部分村民陆续搬到了这里,住上了楼房,过上了城市化生活。”王学锋指着前方的建筑群介绍道。

清凉寺村位于宝丰县的西南部,属浅山丘陵区,现有群众687户2700余人。这里土地贫瘠但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曾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也是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王学锋介绍,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后期,清凉寺村境内近百座小煤矿星罗棋布,到了晚上更是灯火通明。因此,彼时的清凉寺村成了宝丰县率先富裕起来的村庄之一。

“除了村民在煤矿务工外,外来务工的人员很多,每到饭时,村里烧鸡店、卤肉店的门前都排成了队。那时在煤矿务工收入高,人们也舍得吃。”王学锋说,自1987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就开始在清凉寺村探寻汝窑遗址,然而,鼓起了钱包的村民对此并不在意。

不久之后,煤炭资源枯竭、小煤矿的关停,犹如一盆凉水浇在了清凉寺村,一度热闹的小村顿时安静下来。“1998年,小煤矿的关停就像是踩下了急刹车,村民们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王学锋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为了生活,不但村民,纵是村里一些小“煤老板”也放下面子,跨上摩托车做起了“载客郎”。

2000年,随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公布,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的发现震惊了世界。这也让踌躇中的清凉寺人意识到,原来自己竟然守着一座文化“富矿”。此后,在一些先知先觉“吃螃蟹”村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投入汝瓷的研发生产当中,一座座小瓷窑拔地而起。

探寻“天青”色,汝瓷成小村经济支柱

多年来,众多汝瓷烧制工匠为了重现汝瓷“天青”之美,呕心沥血,潜心钻研,奋斗不止。清凉寺村汝瓷烧制工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君子便是其中的领军人物。

在宝丰县君子汝瓷发展有限公司厂房内,展架上摆满了已制作成型等待烧制的各种半成品瓷器。身着蓝色大褂儿的王君子正一丝不苟地研究汝瓷釉料配比。

1987年,看到专业考古工作者在清凉寺村发掘出土了一件件精美的汝瓷片,年轻的王君子留心并在此后开始研究汝官瓷烧制技艺,同时成了该村汝瓷烧制第一人。

“为掌握汝瓷烧制技艺,我把当时发掘现场丢弃的一些废料收集起来,带回家自己细细研究。”今年63岁的王君子说,面对一堆“神秘”的废料,他查阅资料,仔细分析,一次次配料试烧,然而面对的仍是一次次的失败。

经过无数次的配料试烧,痴迷的王君子终于破解了汝官瓷的原料配方、烧制技艺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掌握了汝官瓷烧制的关键技术。他烧制的汝瓷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大奖,10多件作品被韩国首尔及国内一些省市博物馆收藏,成为宝丰县目前为止唯一的国家级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30多年里,王君子边烧制边学习,力求作品将“天青”色完美呈现。“我的梦想就是能把失传千年的汝瓷烧制技艺恢复起来、传承下去,把宝丰的汝瓷产业发展起来。”王君子说。为此,他从2004年开始就广收门徒,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技艺传承下去。

截至目前,清凉寺村拥有王君子和王国奇、王学锋、王占稳、李志强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12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各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30余人,他们已成为宝丰县汝瓷烧制行业中的中流砥柱。2022年,清凉寺村人均收入突破2.1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汝瓷专业村”。

成立文化合作社,确保汝瓷产品高品质

“由于汝瓷釉料全部是天然矿物质,所以想要烧制出一件满意的作品,天气的温度、湿度等都对汝瓷成色有影响。”王学锋说,随着清凉寺汝瓷产业越做越大,对品质的把控尤为重要。

为此,宝丰县注册了“宝丰汝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制定标准、推广品牌、加强行业自律,确保“宝丰汝瓷”品牌必须质量可靠。

2020年,清凉寺也成立了乡村文化合作社,并成立汝瓷文化分社,通过交流学习、公益培训等形式抱团发展,帮助社员破解技术难题,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汝瓷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44岁的王占稳就是汝瓷文化分社的社员之一。自2008年从业以来,他创办的宝丰清凉寺宣和汝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已成为清凉寺村最大的汝瓷企业,其产业涵盖汝瓷传统器型、工艺品摆件、茶具餐具3大类100多个品种,深受市场青睐。

“每当遇到技术难题,合作社的社员们就会聚到一起,认真研判分析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确保烧制的每一件汝瓷产品都有好品质。”王占稳说。

合作社的成立,让王占稳潜心钻研汝瓷烧制技艺更有底气。近年来,他先后投入100余万元进行汝瓷的柴烧试验,并在汝瓷大器型的烧制上取得突破,高1.3米的花瓶打破了历史上“汝不过尺”的纪录。

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指导、集约化生产管理,清凉寺村文化合作社不仅提高了汝瓷品质,而且扩大了生产规模。如今,清凉寺村汝瓷产业已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流通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让“宝丰汝瓷”的名气越来越大。

宝丰县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授予“中国汝瓷文化之乡”“中国汝瓷之都”等称号。汝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截至目前,该县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已达百余人,其中国家级陶瓷大师33人,发展汝瓷烧制企业和研究机构168家,从业人员数千人,年产量约1000万件(套),年产值6.8亿元。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