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窑变”变出亿元产业“菡香”阔步走上星光大“稻”“聚花鱼”聚塘成财黄颡鱼成村民致富“小金鱼”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24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6-27

“菡香”阔步走上星光大“稻”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冯佳志文/图

一个村级农业种植合作社,起初整合5个村、4000亩土地种植稻谷,其间与多所大学院校全方位合作,经过10多年奋力深耕创新,形成了产学研、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专业化星光大“稻”,总资产达4000万元,固定资产达3000万元。

2022年,销售收入超亿元,“菡香”产品多次获国家荣誉称号,今年3月,又荣获中国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成为种植行业翘楚。

整合产业带,稻花飘香河两岸

在黄河、沁河北岸有个名叫马宣寨的村,历年来,以种植稻谷而驰名,是全国6个种植稻谷地方列入“贡米”的其中之一,唯一获得国家博物馆“国博衍艺”朱元璋像注册的商标。

6月24日,在武陟县乔庙镇马宣寨村村北稻田,耙地机、插秧机,机声隆隆,一派繁忙的景象。

“从6月16日开始,16台自动式高速插秧机不停在工作,6月25日5000亩‘菡香新一号’稻苗全部插秧结束。”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福军说。

马宣寨村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莲藕和水稻的历史传统,池塘相连,稻田有藕,莲边有稻,所产大米晶莹透亮,藕香绵绵,口味独特,为米中佳品。为充分发挥“地处水乡,水资源丰富”这个优势,王福军初心就是把菡香大米做大、做强、做优,让土地产出比更大化,为村里的老百姓谋福,走共同致富之路。

为规范操作,有章可循,2006年9月,成立了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由理事长、监事长等组成的工作机构,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实行“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目前,合作社成员由32户增加到现在的319户,注册资金已由3万元发展到1000万元,土地流转面积从2007年的20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4000余亩,总资产4000余万元,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2022年销售收入实现亿元,荣获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加工业农民示范合作社、全国最美绿色食品示范企业、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

2012年,以菡香为龙头,跨两市(焦作市、新乡市)四县(武陟县、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组建河南省首家合作联社--焦作菡香沿黄稻米合作联社,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余亩。目前又有两个家庭农场加入合作联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王福军当选河南省现代农业促进会副会长、河南省经纪人协会副会长,全国绿色食品协会常务理事,连续四届荣获全国种粮大户称号。

拉长产业链,提升品牌竞争力

菡香大米是千年荷塘孕育出的“玉玲珑”,为使这个古老的品牌重闪光辉,合作社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建成了“菡香系列”水稻新品种示范区,并被认定为河南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河南省水稻新品种实验基地。

为提升“菡香”品牌竞争力,形成“菡香”大米强势品牌,合作社投资1000余万元购置大、中型农机具150余台(套);2016年引进目前最先进年产6万吨大米加工生产线和年产1500吨引进米醋生产线,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整体驱动有机整合,构成品牌驱动体系;已完成“三品一标”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新品种育繁推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农机全程化服务体系,互联网+集团采购+流通销售四大体系建设。

精良的工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大米中的全天然营养成分,精碾细选出的“菡香”大米,颗颗晶润、粒粒精华。一位稻谷专家在评选后说,菡香大米比南方米筋道,比北方米绵柔,中吃、中用、中看。

2007年合作社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了“菡香”牌大米商标、并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8年“菡香”牌大米认定为绿色食品,2011年获农业部有机食品认证“马宣寨大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荣获全国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和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奖,全国粮食加工业金奖和全国科普基地称号。

目前,该合作社13个产品畅销全国,刚研制推销的菡香有机米醋受到客户青睐。

力推产学研,跨入三高精农业

科研和创新是一个品牌市场竞争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合作社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集办公、工程技术中心和培训中心于一体的农产品展厅,河南省粳稻绿色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省级工程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烟台大学蛋白质研究中心、河南师范大学水稻新种质研究所、河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焦作师专植物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实现产学研结合,在科研成果转化、设备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形成产学研、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生产模式。

在众多“名医”的关护下,该合作社不断健康成长。今年,又投资500万元,把资源利用、地力保护、循环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和生产方式融为一体,多措并举开创新路径,开展三高农业,取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优化设计,形成循环链,使一级废物成为二级生产环节原料,实现有序循环。

沿着高效科研种植观光道,两边50亩稻田已插好的秧苗,全是人工独苗插秧,就是在生长过程中不杂交方便优质选种,行行有标记有档案。前行就是稻虾混养田,稻秧成行,龙虾成排。“麦收前龙虾都处在稻田四周沟里,插罢稻秧后,把龙虾引入稻田,再停几天腾下手,就该收获龙虾了,每年龙虾增收3万多元。”王福军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名片

地区:

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

马宣寨村

产业:大米

关键词:产业链延伸扩空间

6月24日,在菡香生态农业合作社位于武陟县乔庙镇马宣寨村村北的稻田里,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农机手正驾驶着自走式高速插秧机,在田间有序穿梭,一排排嫩绿的秧苗整齐排列,为农田披上了绿装。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