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段宝生通讯员王为峰赵明甲
早在20年前,位于豫东北一隅的台前县无中生有、创新发展,赢得“中国羽绒之乡”的美誉。如今,台前县通过智能改造,延链、补链、强链,以一朵羽绒“舞动”百亿级产业。
从物理上讲,一朵羽绒的重量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是10万吨呢?
9月20日,记者走进台前县中威新塘羽绒有限公司。“平均每天有400多万只鸭子的羽毛走上智能化生产线,全国各地收购来的鸭绒通过粗洗、烘干、除尘、精洗等十几道工序,就变成了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等级的白鸭绒。”该公司洗绒车间主任杨历坤说。
中威新塘羽绒有限公司拥有亚洲单体量最大的现代化双机羽绒生产线,只需要3个工人就可以完成各项操作。生产过程中,只有前期的上料区由人工操作,后期全部都是自动化生产。
杨庆生是台前县第一批从事鸭毛鹅毛收购的生意人,如今他创立的这家企业已成为台前规模最大的羽绒生产加工龙头企业。
杨庆生说,台前紧邻临沂、潍坊等山东主要鹅鸭养殖区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20世纪80年代,苦日子逼出了台前3万多人的羽毛收购大军,他们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有羽毛的地方就有台前人。
台前人数十年磨一剑,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了产品优势。目前,全县已拥有40多家现代化羽绒加工企业,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羽绒羽毛集散地。据商务部统计,全球70%的羽绒来自中国,台前羽绒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3,其中70%出口国外。
有了羽绒这一产品优势,当地政府又在产业链上寻求突破。
台前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李辉介绍说,台前培育了年出栏量5000万只的鸭鹅生产基地,规划建设了占地298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羽绒服饰加工产业园区,助力企业解决产品销售问题的羽绒交易中心、用于宣传展示的羽绒体验中心和中国羽绒博物馆也在加紧筹建中。
河南省羽绒羽毛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逯晋忠告诉记者,他们正联合豫检集团河南省纤纺院有限公司,在台前创建羽绒羽毛国家质检中心,质检中心的建成可进一步补齐台前羽绒产业发展突出短板,提高台前羽绒产业的知名度、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
对高质量发展台前羽绒产业,台前县委书记孙庆伟充满信心:“台前羽绒目前年营收约40亿元,已经形成‘世界羽绒看中国,优质羽绒看台前’的发展格局,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提品质、树品牌、延伸链发展思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提升附加值,力争到2025年打造一个百亿级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