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丙宇刘亚鑫实习生朱欣童
10月23日,原阳县太平镇菜吴村,稻浪起伏、米香四溢,万亩良田“丰光”无限。
“几天前,经过专家测算,绿色种植的水稻收成非常可观!”看着丰收的稻穗,菜吴村党支部书记、原阳县旺盛合作社理事长吴振邦难掩喜悦之情。
10月20日,原阳县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暨现代农业摄影展活动在此举办。观摩现场,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对新科稻37和新香粳1号两个优质水稻新品种进行了田间取样测产,两个品种的亩产分别为715公斤和757.3公斤。
用吴振邦的话说,从最开始选取的优良品种,到后续的技术指导,水稻的优质高产离不开市农科院的帮扶。
为了让原阳百姓的“米袋子”拎得更稳、更安心,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不断为之付出努力。
“从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绿色优质的栽培技术和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也有利于促进绿色稻米的生产。”新乡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王书玉介绍说。
从优良品种推广到配套栽培技术应用,再到“稻鳅、稻蛙、稻蟹”生态种养模式日趋成熟,依托新乡市农科院成立的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为原阳县水稻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撑,推动了原阳县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了“原阳大米”品牌影响力。
今年以来,原阳县抢抓建设“中原农谷”和打造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政策机遇,筹措资金2.4亿元,在位于太平镇的4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智慧农业控制中心,为种稻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
“工作标准要全面提升、工作内容要突出特色、工作重心要在全力打造全产业链示范基地上。”新乡市农科院主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新乡市农科院将围绕原阳“中国第一米”称号,坚持“二马”办公机制,统筹实施宣传、培训、推广等,提高稻米产业科技含量,提升品牌影响力;在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强谋划,使服务团工作出彩出新,提质增效;与原阳县相关部门密切联系,打通产、购、销全产业链,推进稻米产业全链条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