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改乐的蛋雕作品
马改乐在创作
□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乔新强文/图
“做蛋雕这活儿要耐得住寂寞,有时一坐就是大半天。一件精美的作品要花费六七天时间呢。”11月13日,在鲁山县汇源街道王瓜营社区,今年41岁的马改乐一边在鸵鸟蛋壳上雕刻一边说。
马改乐高中毕业后,曾到南方一家修复高尔夫球的工厂打工,一直干了10年,养成了静坐的习惯,也对修复小物件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回到老家卖玉石,其间接触到了一些蛋雕作品,这让他产生了新的兴趣:薄薄的蛋壳竟能雕出那么多生动的图案,自己能不能也尝试一下呢?
2017年,马改乐不再外出卖玉石,而是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老家开了个店铺做断裂玉石的修复工作。闲暇时间,马改乐开始琢磨起蛋雕来。“有时看到几个参考图案后,自己脑海中会出现一个有创意的主题,然后用刻刀把它呈现在蛋壳上,就成了一幅有意义的作品。”马改乐说。
2019年,马改乐获得平顶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蛋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2021年,马改乐经过一段时间的构思,以蛋雕台灯的形式在半个鸵鸟蛋壳上创作出一幅作品:这幅名为《一船红天下》的蛋雕作品构思巧妙,刻有“红船”等红色元素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几个字,在郑州展出时好评如潮。
让马改乐自豪的另一个原创作品是《望春亭》:一个椭圆形的鸵鸟蛋壳,被雕刻为由5根立柱撑起的凉亭,凉亭有窗棂、围栏和出入口,顶部则是由150多个大大小小的蛋壳部件制成的挑檐、宝顶等,让人叹为观止。
目前,马改乐已创作出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蛋雕作品1000余件。“如果将来经济条件允许,我准备开办一个艺术馆,展出自己的蛋雕作品,让大家特别是孩子们了解中国的非遗文化和工匠精神。”马改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