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农信联社的帮扶,心里着实感激。”1月5日,周口市淮阳区冯塘乡张楼村村民朱姝看着羊圈里悠然吃草的羊群对记者说道。
朱姝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3亩耕地,丈夫卧病在床,两个孩子还在上学。这些年,在淮阳区农信联社冯塘信用社信贷资金及金融政策的帮助下,她从搭建羊圈、购进小羊崽、购买饲料等一步步干起来,从手工打草到购买打草机,从最初的5只羊发展到现在的50多只羊,羊圈的材质也历经了树枝破布条、破砖瓦块和整砖水泥墙三次巨变。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她用1年时间实现脱贫,用3年时间把家庭收入提升了10倍。
“除了信贷支持,工作人员还经常来俺村普及金融知识。2024年要是效益不赖,我打算把家里的老房子翻新一下。”朱姝继续说道。
近年来,淮阳区农信联社坚守支农支小支微战略定位,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推出“金燕助企贷”“个体工商贷”“惠农贷”“精英贷”等多种惠民惠农信贷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资金需求。同时,畅通服务渠道,优化放贷流程,缩短放贷时间,实现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放款,让客户省心省时省力。截至2023年12月底,该联社贷款余额81.24亿元,涉农贷款余额62.86亿元,贷款规模位居全辖首位。
“这个冬天比往年都冷,我备的御寒物资供不应求,幸好有了贷款支持,让我有能力购进更多货,而且是坐在家里就把贷款办妥。”对淮阳区农信联社的帮扶服务满怀感激的还有个体工商户王小军。
2023年12月5日,得知王小军急需资金进货的该联社普惠小微部梁经理顶着寒风前往王小军门店,在进行详细信用调查和实地走访后,一天内就把15万元“个体工商贷”发放到了王小军手中。
2023年以来,该联社积极开展“行长进万企”活动,通过走访调研,梳理企业融资“卡脖子”问题清单,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同时积极响应政府“项目为王”理念,将优质信贷资源引流和配置到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截至2023年12月底,该联社个人贷款余额57.82亿元,支持企业贷款23.01亿元,支持中小企业180余户。 (本报记者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