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宋广军通讯员何炜俎志宇)1月11日,在许昌市建安区河街乡柿张社区产业扶贫基地的火龙果大棚里,一颗颗紫红色的火龙果挂满枝头,工人们穿梭其间,采摘、搬运、分拣、装车,一片繁忙景象。
“社区产业扶贫基地创建于2017年,占地43亩,目前有15座大棚、1座冷库、1所烘干房,还有鱼塘、果园、餐厅、客房等。基地种植了5棚桃、2棚火龙果、5棚芹菜、2棚蒜苗、1棚青菜。”柿张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卫东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柿张社区产业扶贫基地由社区集体经营管理,每年为社区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另外,地租一项每年给当地群众增收5万余元,带动周边10余名群众就业,实现增收15万元左右。
“为了提高大棚收益,去年3月,基地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了‘中桃14’‘中桃25’等8个品种1000余棵桃树苗,今年5月就可以采摘上市了。”张卫东说,柿张社区并没有满足于发展大棚经济,经过社区“两委”商议,决定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子,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产业。
柿张社区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对产业扶贫基地进行了提升改造,在鱼塘区域建设了木屋,架设了木桥、栈道、亭子,在桃园内修建安装了通道、吊环、石桌石凳等。同时,基地内还配套建设了特色农产品展厅、农家小院、客房,安装了儿童游乐设施。现在的产业扶贫基地一年四季花果飘香、鸡鸭成群、渔获满满,已经成为集“休闲采摘、农事体验、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产业发展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不可或缺。2021年年底,柿张社区成立了柿柿红乡村文化合作社,囊括“柿柿红”豫剧团、“柿张乐舞团”“柿张腰鼓队”、柿张巾帼服务队4支队伍。
“咱的队伍都是群众自发组织形成的,有演艺基础的唱主角,零基础的也能跳跳舞,就是图个开心。”张卫东自豪地说,仅“柿柿红”豫剧团就有30多位演员,可演出《三娘教子》《包青天》《穆桂英》等12场大型豫剧。目前已承接演出100余场次,累计创收40余万元。每逢节假日,合作社的几支队伍更是你拼我比,不仅为柿张社区群众义务演出,还到建安区各乡镇敬老院为孤寡老人、脱贫户进行义务演出,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2023年11月,柿柿红乡村文化合作社被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河南省示范性乡村文化合作社”。
“新的一年,柿张社区计划投资100多万元,提升改造产业扶贫基地15座大棚,还计划在基地外围流转700亩土地种植娃娃菜、土豆等,打造‘建安区西部有机蔬菜基地’。”张卫东表示,社区还将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提高文化合作社演员水平,打造柿张社区“产业+文化”亮丽名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