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宋广军通讯员康晓灿王恒东
“以前过年回来都是打牌、喝酒,现在村里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给孩子们树立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榜样。”2月18日,提起村里举办的弓子锣舞表演,禹州市文殊镇坡街村的王俊涛连声赞叹这份“文化年货”好。
锣、钹、大镲、小镲等乐器相互碰撞,演员们各种动作灵活多变,赏心悦目的弓子锣舞瞬间点燃了火热的新春氛围……坡街村弓子锣舞非遗传承人王振超告诉记者,每年春节,他们都要召集群众表演,不仅增添了年味,也能让这项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在文殊镇,过年贴春联、包饺子、蒸馒头等老传统依旧隆重,文艺表演、非遗技艺展示等新年俗越发火热。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新鲜活力,在这个春节,凝聚成为一件件“文化年货”送到群众的家门口。
正月初八下午,文殊村文艺汇演在水塘广场举行,小华广场舞队的队员们以《好运全都来》拉开了汇演的序幕,台下群众的呐喊声、掌声此起彼伏,大家自编自排的小品、豫剧、腰鼓、盘鼓、歌曲等节目也深受群众的喜欢。
“文艺汇演是一个群众舞台,台上的演员都是左邻右舍,自编自演的节目有文气、接地气。”文殊村党支部书记赫爱红说,让百姓登台成“主角”,将传统文化送到“家门口”,这样的形式村民们很喜欢。
薛河村的舞狮、腰鼓、扇子舞,陈南村的拔河、跳绳比赛,杨园村的广场舞,樊岗村、绳李村、川张村的戏曲演唱,陈东村、马寨村的打鼓……文殊镇各村发动群众举办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让群众从“台下”走到“台上”,从“观众”变成“主角”,用本色的表演和充满乡土气息的节目展示乡村风采,展现出新时代新农村独特的精气神。
“群众性文化活动,群众是绝对的主角。”文殊镇党委书记王志勇表示,该镇将继续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进来,把乡村振兴的故事、家长里短的琐事、春种秋收的农事搬上舞台,用接地气的“文化大餐”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乡风文明的春风吹遍乡村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