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黄瓜 “结”出270万元产值 600亩大蒜田 使务工群众增收30万元黄瓜种植全产业链 从业人员超6000人 35亩芦笋 长成村里富民新产业种植基地 带动230多户年均增收2万多元汤阴县白营镇图片新闻种植羊肚菌拓宽共富路见“花”浇水育增收“果”葡萄套种羊肚菌一亩地赚两亩地的钱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21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4-16

淇县余庄村

35亩芦笋 长成村里富民新产业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李萌萌通讯员王金玲)当下正值芦笋上市时节,淇县桥盟街道余庄村种植的35亩芦笋生机盎然,村民们手持剪刀熟练地收割着,分选、裁切、打包、装箱,忙得不亦乐乎。

“芦笋属于草本植物,是多年生蔬菜,一年种植,翌年起每年可以采收3次嫩茎,一般可采摘10年至15年,产量逐年递增,年份越长,芦笋的根盘越大,产量也会越高。”4月14日,余庄村党支部书记未树彪介绍说,“从去年开始芦笋已经初见成效,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元,村里第一次给70岁以上的老人发了补贴,群众都很高兴。”

据了解,余庄村位于县城东,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耕地1100亩,一直以来,村民主要以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业为主,种植模式单一,村集体经济没有任何项目收入。

2021年,未树彪带头动员村“两委”干部集资40万元,带领村里的种植能手、村民代表等先后到周边县市进行考察。同时,邀请县农业专家对本村土壤、光照、气温、降雨情况进行考察论证。最后,一致决定引进芦笋种植项目,并由第三方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指导,实施订单保底价回收。

目前,芦笋开始进入盛产期,随着芦笋长势每天得采摘两次,根据务工需求,可为本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每人每月收入2500元左右,让村里留守劳动力和低收入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现在芦笋在市场上仍属稀缺的高端菜品,售价和前景都很可观。我们已经派出种植能手到江苏盐城学习芦笋大棚种植反季管理技术,下一步,村里准备追加投资,进行大棚种植芦笋,带领全村人增收致富,全力打造农村集体经济高效农业示范田。”未树彪表示。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