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单产提升洛阳在行动船艇“淮滨造”扬帆江河“嵩山黄精”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杞县精准“导航”产业链招商襄城县汾陈镇一产“接二连三”第三十一届全国磷复肥行业年会在新乡召开春日里的夏粮“保卫战”春管服务零距离再生稻一种两收收益好图片新闻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28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4-25

旱地小麦单产提升洛阳在行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许金安韩太国王秀存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根系发达,肯定耐旱,秋罢就选咱本地的‘洛旱28’和‘洛旱22’!”4月20日,宜阳县韩城镇桃村,在河南鼎德智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展厅,一丛麦子标本让汝阳县信泰家庭农场负责人叶壮非啧啧称奇,他有了选种小麦新品种的想法。

当日,洛阳市旱地小麦单产提升示范观摩会举行,种植大户等100余人参加观摩培训。

提升单产是保障粮食产量的重要方式。资料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单产提高因素对小麦总产增加的贡献率达八成。

标号“洛旱28”的标本被装裱在一块条形木板上,刻度显示,仅根系就长达2.8米。3米多长的标本斜靠在大厅立柱上,很是亮眼。“根深才能叶茂,这也是洛旱系列新品种小麦耐旱的真正原因。”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小麦所所长高海涛说。

展厅外,青青麦浪随风翻滚。鼎德种业示范基地,丘陵起伏,种植连片小麦3000亩,其中“洛旱22”1000亩。基地也是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和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示范方、试验田。“40天后,这里将开镰收割,不出意外的话,丰产丰收!”洛阳市农技中心专家梁晶博士说。

据了解,去年秋季麦播期,洛阳降雨偏多,整体播期比常年推迟8~10天。示范方小麦播种集中在11月3日至20日,但由于管理到位,技术措施得当,长势良好。

洛阳地处豫西丘陵山区,“五山四岭一分川”,其中丘陵占40.7%,山区占45.5%。粮食作物全年种植750万亩,产能稳定在49亿斤左右。2023年小麦种植350万亩,旱地小麦占三成。

洛阳围绕粮食单产提升行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五良”作为推进“四个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聚焦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洛阳探索集“农技推广部门+科研院所+新型经营主体”于一体的跨部门、跨单位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模式,实现了“1+1+1>3”效果。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小麦创新团队自2020年以来,选育抗旱节水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13个,其中国审品种7个。“洛旱22”是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优良抗旱品种,高产稳产,具有抗旱、抗寒、抗倒、抗病、抗干热风等特性,保持659.52公斤全国旱地小麦高产纪录,入选《2023年国家农作物成长型优良品种》,是2022年和2023年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旱地小麦品种。去年,该品种推广200万亩以上。

2023年,洛阳良种覆盖率97%以上。开展农业技术示范应用,建设旱地小麦、谷子、红薯、鲜食玉米等示范点、示范方24个,为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今年,洛阳集中发布10多项农业主推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抓好丘陵山地智慧农耕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提升智能化、机械化水平,促进丘陵山区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表示,通过观摩学习和培训,必将更好促进小麦新品种示范转化,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为洛阳小麦单产提升及河南小麦丰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