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蛙声一片”藤条编织富民产业“邶风”吹送新诗篇全国农民画作品邀请展在偃师开幕图片新闻村史馆里话传承全面开展小麦 “一喷三防”工作上蔡县检察院 开展世界读书日宣传活动延津县加快“小升规”企业培育点亮“红色阵地” 推进“农文旅”融合新乡市召开“三品一标”工作推进会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织密乡村振兴领域“监督网”图片新闻第二届大别山“拳游纪”在商城举行新县 创新模式助推资源“阳光交易”郏县安良镇 电商培训助力群众“云端”逐梦宜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严明工作纪律强化作风建设周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告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致富路上“蛙声一片”
>>  藤条编织富民产业
>>  “邶风”吹送新诗篇
>>  全国农民画作品邀请展在偃师开幕
>>  图片新闻
>>  村史馆里话传承
>>  全面开展小麦 “一喷三防”工作
>>  上蔡县检察院 开展世界读书日宣传活动
>>  延津县加快“小升规”企业培育
>>  点亮“红色阵地” 推进“农文旅”融合
>>  新乡市召开“三品一标”工作推进会
>>  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  织密乡村振兴领域“监督网”
>>  图片新闻
>>  第二届大别山“拳游纪”在商城举行
>>  新县 创新模式助推资源“阳光交易”
>>  郏县安良镇 电商培训助力群众“云端”逐梦
>>  宜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严明工作纪律强化作风建设
>>  周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告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2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4-25

固始县徐集镇

致富路上“蛙声一片”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尹小剑李振阳通讯员丁昌铭)4月23日,走进固始县徐集镇八庙村一处牛蛙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排列有序的牛蛙池,池里传来此起彼伏的“蛙声”。

一大早,养殖户李加强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一边在池边转悠,一边将饲料撒进池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的牛蛙养殖规模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还带动了其他群众从事这个行业,离不开镇、村两级的支持。”

李加强,52岁,地地道道的八庙村人,在上海从事过20多年的海鲜批发生意,对牛蛙市场有着一定的了解。2019年春季,他返回家乡,通过参加培训学习牛蛙养殖技术,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开始从事牛蛙养殖。

“牛蛙营养价值极高,经过生态环境、林草等部门依法审批后,可以养殖、繁育和销售等,批量销售每斤市价10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徐集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裴晓宇介绍道。

八庙村地处淮河支流竹楼河和马家河之间,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李加强就是看中了这一点,积极返乡从事牛蛙养殖。几年来,在李加强的精心呵护下,他的牛蛙养殖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从蝌蚪繁育到成蛙出塘一体化养殖;面积由当初的1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亩,产值由当初的每年60多万元,滚动发展到现在的每年300多万元,养殖出的牛蛙远销上海、济南、郑州、武汉、南京等大中城市。

“近年来,在李加强的辐射带动下,本村的刘景华、刘景平兄弟俩及周边村20多户群众都在从事牛蛙养殖,形成了牛蛙养殖专业区,安置附近群众60多人就近就业。同时,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养殖场观赏牛蛙,听牛蛙‘唱歌’……”八庙村党支部书记马瑞文说。

近年来,徐集镇大力实施“能人回归”工程,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手续审批、建设用地等方面积极支持,从而促进了一大批有一技之长的能人返乡创业,助推了全镇特色经济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扩大牛蛙养殖规模,充分放大牛蛙产业优势,注重产业融合,将牛蛙产业与旅游业融合,为牛蛙产业发展注入更大活力,让更多群众在‘一片蛙声’中致富奔小康。”徐集镇镇长夏志冉信心满满地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