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曹国宏通讯员聂桂鲜)4月22日,走进淅川县盛湾镇盛和社区藤编扶贫产业加工车间,只见藤条在工人们的一双双巧手中上下翻飞,一个个别致精巧的藤编工艺品雏形初现。
近年来,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盛湾镇推动“指尖技艺”转化为“振兴力量”,用“小藤条”编织“大产业”。
盛和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建成于2018年10月,共安置666户2210人。盛湾镇党委、镇政府基于“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理念,于2018年12月筹资购置设备以及藤编材料,将社区闲置的房屋作为加工车间,引进盛和藤编工艺有限公司,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社区搬迁户进行技术培训。
通过培训,车间吸纳社区100余名群众务工就业,每人每月工资2500元左右。该车间将藤条加工成半成品,每月定期将半产品发往总厂进一步加工。
目前,该镇已在旗杆岭村、盛和社区等村(社区)建成三家藤编加工点,带动10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加工的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区,年销售额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