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叫党员干群总动员高标准农田里的丰收年不种粮也有麦收季咋种出高产夏花生?世界首次! 嫦娥六号携月背“土”特产启程回家全面贯彻实施粮食安全保障法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河南力量多措并举确保夏粮丰产农民增收建安区 铺就共同富裕“金光大道”图片新闻图片新闻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4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05

建安区 铺就共同富裕“金光大道”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宋广军通讯员陈灏

“这一路都很顺畅,没有下不去的地,跟着导航,不用人领都能准确找到地块收割。”6月4日,在许昌市建安区陈曹许田村的一处麦田内,来自信阳的农机手张龙正在驾驶收割机进行作业。

麦熟一晌。张龙告诉记者,农机手抢的是速度,拼的是效率。路好了,就能更快更准地到达作业地块。他驾驶的收割机宽2米,长3.8米,在乡间小路行驶时,如果路况不佳,会严重影响通行速度。但在建安区作业期间,即便是较为偏僻的村庄地块,道路也都保持通畅。

农村道路为何如此通畅?据了解,这得益于建安区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的对外高效便捷、城乡紧密联系、服务能力充分的大交通路网体系。近年来,该区累计投资10.9亿元,新建、改造提升农村公交公路706公里,通过通村入组及脱贫攻坚等项目新、改建提升村道467公里。目前,建安区全部乡镇及街道三级以上公路通达率实现100%,所有行政村(社区)和自然村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通达率达100%。

“路长制+市场化运作”护好城乡民生路

“三夏”时节,在建安区的麦田里,一边是麦浪滚滚机声隆隆的热闹丰收图,一边是车辆川流不息、干净整洁的农村路网。

“麦收这几天路上掉落的麦秸和灰尘较多,我们全天候在路上巡查,及时清扫,确保道路整洁、通行顺畅安全。”在五女店镇老庄陈村,村党支部书记陈军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路长”。

建好路更要管好路、护好路。建安区深入推进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建立了“路长制”联席会议制度、路长巡查制度、考核制度,有力推动农村公路“级级有人管、路路有人养”。同时,探索实施村级“三员”工作机制,即村党支部书记任村道路长,村配备专职道路养护员,邀请村内“五老”人员担任道路监督员,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运作高效”的工作格局,全区农村公路列养比例达100%,中等路以上比例达95.2%。

老庄陈村有3名公路保洁员,负责村内村外公路的日常保洁工作。“一个月1000来块钱,活儿也不重,时间上也有弹性,国家政策好我们也要自己努力。”老庄陈村公路保洁员陈学申是脱贫户,自从当上了保洁员,他干劲十足,天天把自己负责的路段打理得干净整洁。

在日常养护方面,建安区采取交通+专业化+就业+公益性岗位,把全区13个乡镇划分成东西两个片区,通过公开招投标,由政府购买服务,将日常管护任务移交给两家专业保洁公司,通过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既实现了全区农村公路日常管护的全覆盖,又提升了管护效率和专业化水平。目前两个中标保洁公司每年聘用沿线群众1913名,参与农村公路日常保洁和小修保养,既为沿线脱贫群众增收提供了渠道,又为日常养护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保障,还提高了农民群众参与能力。

三级快递物流网络体系打通“特产”外销路

“沥青路铺到了家门口,不光我们自己出行方便,农特产品运输也更通畅了。”看着家门口拓宽硬化的沥青路,灵井镇霍庄村的村民们赞不绝口。

“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利好,直观体现在建安区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建安区优化调整公交路线28条,先后投入199台公交车辆,班次624个,智能信息化监控服务平台1座,全区16个乡镇(街道)和384个行政村(社区)实现了城乡公交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如今,建安区的群众在全区任何行政村(社区)都能坐上一元钱直达新城区的幸福公交。

依托日益通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建安区发挥邮政“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融通优势,提升“邮快合作”质效,在全区建立完善了集邮件处理、农产品仓配、快件代收代投等业务于一体的县乡村三级邮政物流服务体系,构建了“以市区为中心、乡镇为支点、村为终端”的市乡村三级快递物流网络体系,创新多元化、多渠道、多功能的农村物流运行模式,通过“四好农村路﹢农村物流﹢特色电商”互联共享,拓宽工业品下行、农货上行的双向流通通道。

“以前父辈们拿着货出去卖,找经销点寄售,一条大型舞龙的运费就要一两百元,现在邮费大大降低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卖全球。”灵井镇霍庄村的社火经营者霍帅兵说,截至目前,顺丰、圆通、中通等9家快递公司在该村设立了快递物流云仓。

路衍经济“衍”出好风景

修一条公路,造一路风景,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建安区以建设“四好农村路”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路衍经济,将辖区内的美丽景区、美丽乡村和美丽产业串点成线、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提升打造多条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示范线,有效带动产业兴旺、农产品流通和交旅融合发展。

在建安区东部养生产业带,便利的出行条件吸引了不少社会资本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开发乡村文旅项目,青云牧场、乐佳农场、兰雀森林公园……如今,每逢节假日,周边村里的停车场都停满了周边城市牌照的车辆,各个民宿、田园综合体变得热闹起来。

依托美丽公路,建安区高品质建成了东部养生产业带、西部都市农业产业带、南部三国文化+四海林木+特色农业经济带、北部50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有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区建成社区工厂131家,建成现代农场982家,形成了一批电商特色村和网红打卡地。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99.1%,在社区工厂、现代农场就业的群众每月工资性收入在3000元左右。

近年来,建安区坚定不移实施交通先行的发展战略,把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放在优先考量的先导性战略地位,成为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同时,为巩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成果,建安区乘势谋划了“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工程,积极探索打造畅、安、智、享的“四好农村路”2.0版。

乡路纵横,串起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条条大道,铺就百姓奔向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四好农村路”让建安区乡村迎来发展的春天,释放出新的蓬勃活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