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仵树大通讯员郭勇睿)“测产面积0.9045亩,籽粒总重量790.1公斤,折合亩产873.5公斤,籽粒含水量仅为5.7%(正常值为13%)……”6月2日下午,在漯河市农科院试验基地一块小麦示范方,由漯河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农科院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验收组,经过实地查看田间长势、丈量面积、机械收获脱粒、称重、水分测定等一系列环节后,宣布了现场测得的数据。
据悉,此次所测的超高产中强筋小麦新品种“漯丰1901”属于半冬性中晚熟品种,突出的优点是“高产、中强筋、籽粒大、商品性好”,在产量三要素中籽粒千粒重大幅提升的同时,亩穗数和穗粒数能够达小麦品种平均以上水平。
“市农科院超麦课题组成立以来,先后选育了漯麦8号、漯麦18、豫麦158、漯麦76等一系列高产小麦新品种,在此基础上,历时10余年,采用远缘杂交技术,将二倍体节节麦的优异基因逐步引入普通小麦,培育出了今天的‘漯丰1901’小麦新品种。”漯河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副所长赵永涛介绍说,漯丰1901的育成先后解决了“远缘杂交不结实”“小麦晚熟”“籽粒红皮”“小麦春性”等一系列小麦育种难题,逐步将近缘属植物的“草”改造为普通小麦,适应黄淮麦区的气候和生产的需要。
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漯河试验站站长、漯河市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李世民目睹了实打测产的全过程,他说:“近年来,粮食播种面积相对稳定,增加产量的重任就落到了单产提升上,而粮食高产的‘芯片’就是种子。”
记者了解到,“漯丰1901”品种参试以来,先后经历了“倒春寒”“穗发芽”“干热风”等生产不利的条件,但产量呈现稳定,且连年高产,在国家黄淮南片试验中,“新品种比较试验”较对照品种增产7.67%,“区域试验”第一年较对照品种增产7.79%,“区域试验”第二年较对照品种增产7.27%,“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增产5.64%,连年名列前茅。
“我们将加大推广力度,让好种子带来好收成。”漯河市种业发展中心主任刘国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