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亩产873.5公斤! 漯河小麦新品种真中图片新闻亩增404.6斤! 这种新型植物增产剂不错平均亩产875.2公斤!“延津模式”被肯定高标准农田里的丰收年铺就共同富裕“金光大道”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4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05

高标准农田里的丰收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上接第一版)

“就拿风速说吧,这个非常有指导意义,每年无人机打药的时候,机手根据风速就可以判断是否适合,防止喷药时产生飘移,影响防治效果。”刘纪锋说。

高科技智能装备带来的生产变革看得见、用得着,但在看不见的地方,农田的提升也不少。

刘纪锋介绍说,硬件提升之外,高标准农田里还在进行地力提升,通过施用有机肥、科学施用肥料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的引入,正逐步改变农民过去“使劲儿用地”的传统方式,边种植边养地,解决土壤问题,为粮食丰收打下更好的基础。

农技进田种好粮

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种种便利,让沈家村的村民种地更有劲儿了。好地上多打粮,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农田边上用水泥建成的“格子”里,是尉氏县农业农村局在这里开展的土壤肥力试验,通过不同肥料用量、用法的对比,用小麦长势和最终结果,给农民“上课”。不远处,还有100种小麦品种的田间试验,方便村民观摩,从而选择适合的品种。

尉氏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的申丽华说:“就是把技术直接带到地头,让村民方便看、容易学。”

申丽华介绍说,从种到收,每到生产关键时节,农技人员都要到田间地头,发放技术指导明白卡,现场开展技术指导,通过微信群等多种手段,提醒村民生产注意事项。

针对种植大户,农技人员还不断开设技术培训班,让大户掌握技术,从而带动村民加快技术提升。

麦收也是夏播的开始,尉氏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分包各村镇,正不断奔走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

尉氏县全县99.7万亩耕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有90万亩,接近实现全覆盖。随着土地的提升、种植条件的改善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尉氏县正不断释放高标准农田的生产潜能,多产粮、产好粮、保粮安。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