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来历说“五月端,送圈圈” 唱进歌谣划龙船戴五色线洗药浴挂艾草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6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07

划龙船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蔡志龙

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船,敲锣鼓。离端午还有一个多月,家乡微信群里就有人晒出去年划龙船的视频,大家纷纷留言点赞。在感叹时光飞逝之余,对今年划龙船活动充满了期待。

果不其然,船老大发出招募令了。今年龙船照划不误,一户一人。在外打工的汉子们纷纷请假回来。当然,也有的人家是媳妇上阵。船是去年大家集资买的,掀开罩子,还是崭新的。周伯的儿子在网上买的服装头饰也到了。每天早饭后,这支水军就在离家两里远的百米港里操练起来。

百米港,是一条长20多里,宽约百米的河道。那是20世纪70年代,家乡人为了引流长江水灌溉农田而修建的人工港。河道上每隔三四里地,就建有拱桥。拱桥之间就是天然的赛道。为了防洪,两边堤坝都用水泥砌筑,是天然的看台。龙舟赛就在河道中间进行,宽阔又安全。

端午节这天,吃过早饭,队员们身穿救生衣,头扎黄丝带,雄赳赳气昂昂,像即将出征的将士。霎时间,鞭炮齐鸣,鼓声大作,全村老少簇拥着队员们,往百米港而去。

远远就听到港边人声鼎沸。划船的,看船的,两边堤坝上人挤人,有的爬到树梢上,还有的坐在屋顶上。大家对赛事品头论足,传递着各种信息。村干部们忙着维持秩序。婶子们头上、耳朵上、衣襟上都别着洁白如玉的栀子花。孩子们手里拿着零食和粽子。河道内各村的20多条龙船,一字排开,红旗招展,上面写着各村名号。亲戚朋友也都来了,有送水的,送烟的,送炮的,络绎不绝。

比赛是两村一组。船老大指挥大家装好龙头,舵手、划手、鼓手、压船的一一就位,他吩咐好注意事项。大家各就各位后,船老大念起祷词来:“龙头一碰水,顺风又顺水。龙船水中游,一年鸿运好兆头……”只听一声哨响,鼓点铿锵,应着鼓点,队员们“嗨哟嗨哟”地呐喊着,动作整齐划一。他们憋着一股劲儿,脸庞像端午的太阳般红火。龙船像木犁一样迅捷地犁开水浪,层层叠叠。两条龙船你追我赶,上演着精彩的速度与激情。看船的,个个都是评论员和预言家。有呐喊加油的,有痛恨骂人的,有摇头叹气的,都像昏了头发狂似的,表情丰富夸张,展现了人们的真性情。

比赛结果大家并不是很在意。回老家划龙船,村里人图的是精气神凝聚。划龙船,拼的是一股精气神,靠的是人脉旺盛,主打的是传统风俗的传承赓续。

夕阳西下,比赛已经接近尾声,河道上慢慢地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远方,袅袅地传来原味悠长的歌谣:“五月五是端阳,锵咚锵,龙舟纷纷下长江……”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