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夏播面积近八成古温大地新风起以旧换新购买新能源车直补1万完善应急预案保障渔业安全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导读增产14.5% 小麦高产的底气从哪来获嘉县 公路绕村乡村兴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7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11

获嘉县 公路绕村乡村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马丙宇通讯员职福利

6月4日,中午1点多,跑获嘉县冯庄镇到新乡市的班线司机金利伟看发车时间到了,就驾驶挂着豫GC8786号牌的中巴车载客出发。随着客车的行进,车载监控将农村公路的实时画面同步接入获嘉县交通运输数字化管理平台。

与此同时,获嘉县交通运输数字化管理平台值班干部李荣彬双眼紧盯着平台大屏,跟着车载监控现场直播农村公路的路况。

这只是获嘉县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的一个镜头。

“获嘉县探索创新‘四好农村路+’模式,将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文旅文创结合起来,促进三产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获嘉县委书记赵明俊说。

创新三级管护机制--

村庄变美

三薄线贯穿位庄乡后渔池村。后渔池村围着三薄线做文章,村口微景观迎客,进村绿树牵手,各个路口井然有序,一幅和美乡村的画卷过村向远处延伸。

“路修这么好,咱要是不维护好就没法向群众交代。”后渔池村党支部书记李瑞全说。

走进后渔池村的农村公路管护室,两间房,30多平方米,里面放着崭新的竹把大扫帚、畚箕、垃圾夹、铁叉等,村委会大院里,还停着养护公路的高压洒水车。

“管护室里的工具都是备用的,其他工具为方便管养员工作,都发到了个人手里。”负责农村公路管护的村委会委员孙新福说,“我们平时各自清扫自己的路段,只有除草、清垃圾等大活时才会集中起来攻坚。”

“现在路好走,村里变美了,城里人都来村里玩,咱就是扫路也有劲了!”今年65岁的管养员杨国臣说。

与村级的管护室相比,位庄乡交通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就完善多了。

“我们每天都有值班干部,处理乡域内农村公路的问题。所有管护人员及负责人都公开公示,成立养护工作群,争取管护好每一段农村公路。”位庄乡副乡长王学军说,“现在正值‘三夏’,突发事件多,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就更明显了。”

目前,获嘉县已在全县11个乡镇全部建成交通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并运营,同时让农业农村、水利、农机、林业、邮政等部门入驻,整合涉农资源,做到一中心多用途,除了管护好全县724公里农村公路,还为旅客运输、邮政快递、农业设施管理等其他涉农服务提供了平台。

管护机制再向上。获嘉县坚持“有路必养、养必见效、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理念,统筹多个部门的日常养护资金,确保县域内农村公路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规划四大环线--

产业变强

农村发展,交通先行;产业发展,因路而兴。

“获嘉县坚持规划引领、高位推动、专班推进,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构建了顶格领导、权责明晰、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局面。”获嘉县副县长李庆庆说。

李庆庆表示,获嘉县将全县“四好农村路”规划为四大环线,即以位庄乡、黄堤镇规划的高标准农田区域环线,以照镜镇、城关镇规划的先进制造业区域发展环线(香菇基地),以太山镇规划的特色农业区域环线和以中和镇、史庄镇、徐营镇规划的花卉苗木产业区域环线,形成了一村一示范、一村一特色的农村公路网络。

在县道前薄线路旁的城关镇后寺村,坐落着全国单体最大的香菇生产、出口基地--御府菇业。作为获嘉县香菇产业的龙头企业,御府菇业占地300亩,拥有229座四季恒温大棚,年出鲜菇1500多吨。

“我们这个棚是养菌棚,每个棚内有4.5万香菇菌棒,要恒温养4个多月才能到生产棚生长,现在菌棒能销售到韩国。”站在养菌棚内,御府菇业总经理田幸福说,“现在用工达200多人,高峰期超300人,用工都是当地农民,主要从事采菇工作,月工资3000元左右。”

一条农村公路就是一条绿色的玉带,一个个特色产业就是玉带上最闪亮的明珠。走进县道西安线路边的河南省莱恩月季繁育有限公司,进门就看见一面面月季修剪而成的月季墙。

“我们这儿有1000多个月季品种,现在除了月季种苗培育,还将开发玫瑰精油、玫瑰茶等产品,增加月季种植的附加值,带动群众不出家门就能致富。”公司负责人吴世江说。

获嘉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文军说,获嘉县还利用农村公路两侧路肩空间资源发展“路肩经济”,建立了“村集体+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既节省了路肩维护成本又实现了“专业管护、集体增收、政府得绿、农民得利”,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600万元以上。

打造一批农文旅融合的精品旅游线路--

农民变富

“鲜薄荷排骨”,这个菜名有点怪。

“这是我们店大厨新开发的菜品,现在还没有完全定型,下次来了肯定能让你吃上。”史庄镇西曹庄村紫藤小镇餐饮负责人王淑娴笑着说,“薄荷地里长得多着呢,加上排骨的鲜香,想让食客感受咱村里的特色。”

沿着县道冢冯线就能到西曹庄村,紫藤小镇是西曹庄村的农文旅结合项目,能研学、可餐饮、学文化、看美景、感乡愁。

“没有这么好的柏油路修到村,再挣钱的项目都抓瞎。”提起“四好农村路”,西曹庄村干部赵玉喜打心眼里赞同,“研学的学生来了,游玩的城里人来了,咱农民不出家门就能挣钱,年纪大的打扫卫生搞绿化,有文化的当教练做老板。”

王淑娴说,从县城到村里,一条道连着一条路,开着车平平稳稳进村,每逢节假日,包间都不够用。

今年60多岁的村民唐大珍说:“俺年纪大了,打工也没人要。现在在村里的农家乐帮忙,一个月2000多元,可中!”

一条条“四好农村路”连着百姓的民生,依托“四好农村路”打造的一条条农文旅融合的精品旅游线路,更连着农民的口袋。

获嘉县以路引景、串景成线,将同盟山武王庙、玫瑰庄园、望景度假村、同盟古镇等旅游景点,与后寺、后渔池、西曹庄等美丽乡村串联,打造了一批“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精品旅游线路,创新举办各种文化旅游活动,推动获嘉“出彩出圈”,真正让“四好农村路”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