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坐轮椅的拥军老人第一次跳伞忘年之交的快乐苏东坡许州行钟灵毓秀千古奇寺唐河红薯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90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7-26

苏东坡许州行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宋婉熔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许昌自古以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上古时期,许由在颍水洗耳的传说便已成为士林中广为流传的佳话。进入东汉末年,许昌崛起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其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当时的文人提供了绝佳的文学创作平台。这一时期,涌现出“三曹”“建安七子”等代表性人物,“建安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及至北宋,随着政治与经济地位的日益凸显,许昌又迎来了文学发展的新契机。北宋文学巨匠苏轼就曾多次踏足许州(今河南许昌),并在此留下传世名篇。

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四月,苏轼与其弟苏辙一同考取进士。然而,此时家乡四川突然传来苏轼母亲病逝的消息,苏轼随即与其父苏洵匆匆离京,回乡奔丧,此行历时三年,直至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十一月,服丧期满,二人才一同启程返京。他们乘船自岷江入长江,顺流而下抵达湖北江陵,再转陆路北上,次年正月途经许州。时任许州知州梅询与苏洵交情深厚,特地在南郊远迎并设宴款待,游览许州西湖美景。时值春节,尽管连年遭受灾荒,但许州城内依旧张灯结彩,鞭炮声声。苏轼漫步于西湖柳岸,目睹亭台廊阁之华美,游人提壶醉卧之景,遂作长篇五言诗《许州西湖》:

西湖小雨晴,滟滟春渠长。来从古城角,夜半传新响。

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纷纭具畚锸,闹若蚁运壤。

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犹怏。惟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

游人坌已集,挈榼三且两。醉客卧道旁,扶起尚偃仰。

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

颍川七不登,野气长苍莽。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

《许州西湖》不仅描绘了许州西湖美景,更是一面反映社会现实的镜子。诗人通过对西湖亭台之华丽景象与游人闲暇享乐的描绘,转而联想到颍川地区连续七年遭受灾荒的严峻现实,进而抒发出“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的深切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昔日许州地方长官宋庠的不满,谴责其在灾荒之年为满足春游之乐而役使百姓整治西湖的行为。这种将自然风光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写法,正是苏轼诗歌的一大特色,也体现了他作为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与人文情怀。

今天的许昌西湖虽历经沧桑,但依旧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一处自然风光聚集地,更是许昌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西湖周边绿树成荫,湖面波光粼粼,四季景色各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西湖周边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日益齐全,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休闲娱乐环境。

“鄢陵黄梅冠天下”,早在五代时期,鄢陵的黄梅便已广泛种植于民间。北宋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二月,苏轼父子自许州启程,继续向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行进,途中经过鄢陵。当他们穿越东郊之时,满坡的蜡梅绽放着朵朵黄花,散发着浓郁的芬芳,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于是,他们决定在鄢陵县衙暂住,稍作休息,并借此机会欣赏黄梅之美。在此期间,苏轼创作了一组题画诗《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其一)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其二)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在第一首诗中,苏轼巧妙地借助王主簿的折枝画作,深入阐述了对于“形似”论的独到见解。他反对将“形似”作为衡量画作或诗歌优劣的准则,更倾向于追求和描绘事物的内在神韵。王主簿的折枝画作虽笔墨简约,未在细节上苛求毫厘之肖,却善于捕捉事物之神韵,巧妙地通过“一点红”来寄托无边的春意,实现了以简驭繁的艺术效果。而第二首诗则显示出既精当又形象的艺术特色。其精当之处在于对折枝画作的细致描绘与前首诗所论述的艺术理论形成了完美呼应;形象之处则在于诗人对王主簿折枝画的描绘极为生动,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审美体验。总而言之,尽管这组诗分为两首,但始终围绕“以诗题画”这一核心,由画入诗,再由诗入画,最终回归到诗歌本身,充分展现出苏轼独特且精湛的艺术构思。

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乌台诗案”历时半年之久,最终在同年的十二月宣告结案。此案导致苏轼被贬至黄州,担任团练副使。在黄州的五年时间里,苏轼曾前往许州探访友人并暂时寓居,这是他第二次造访许州。在许州这半年时间,西湖成了他排解忧愁的绝佳去处。他出资在欧阳修所建的“欧阁”西侧,修建起一座名为“长啸亭”的亭阁,常登临此亭,放声长啸,借酒消愁。也时常与老友,即时任许州知州的赵德麟在湖上设宴饮酒,舟中对月吟诗,以此来抒发内心的烦闷与忧愁。

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因讥斥先朝被贬至惠州。在启程前往惠州贬所之前,他特意绕道前往汝州探望因受牵连而被贬谪到此地的弟弟苏辙。此次行程,苏轼选择从汴京出发,路过许州,再穿越襄城、郏县,最终抵达汝州。在途经襄城时,他前往颍大夫庙祭拜颍考叔,并挥毫题写了怀旧五言诗《颍大夫庙》:

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世人争曲直,苦语费摇撼。

大夫言何柔,暴主意自惨。荒祠旁孤冢,古隧有残坎。

千年惟茅焦,世易贵其胆。不解此微言,脱衣徒勇敢。

颍考叔劝说郑庄公挖掘地道,在黄泉之下与母亲相会。苏轼对颍考叔柔中带刚的劝谏艺术深感敬佩,同时批评了世人只争表面是非,而往往忽视内在智慧与策略的价值取向。整首诗反映出苏轼对于人性、世态、勇气以及智慧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随后,苏轼离开襄城,穿越郏县,进入了伏牛山区。在行进至城西约十五公里处的中顶山腰时,他被一片豁然开朗的山坪深深吸引。此地三面环山,古木参天,幽深静谧,背后耸立着雄伟的中岳主峰,向南是一片广袤无垠的浅川平原,眼前是汝水滔滔,激流涌动。脚下的景象尤为壮观,“两道山梁,东西对峙,峰峦绵亘,状如列眉”,远眺之下,宛如一把庞大的雕花太师椅横亘于中顶山腰,既巍峨又神奇,且与苏轼家乡的峨眉山形貌颇为相似,激起了他的思乡之情。当他抵达汝州治所时,便向弟弟苏辙详细描述了这一番景象,并有意将其视为第二个故乡。据《苏轼传》记载,同年10月苏轼抵达惠州贬所后,曾以书信告知苏辙:“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至海南,直至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才接到诏令北归。同年年底,他越过南岭北上,“决计归许下(许昌)”(苏轼《与李端叔书》)。在苏轼被贬至惠州的第二年,其弟苏辙便闲居颍昌(今河南许昌),苏轼此行正是计划与其同住,然而未能如愿。北宋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101年8月24日),苏轼骤然病逝于常州。次年闰六月,其子苏过遵循其生前遗愿,将其迁葬于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也就是今天的小峨眉山苏坟寺村。随后,苏过举家迁往颍昌,营建湖阴水竹数亩,名曰“小斜川”,自号“斜川居士”,在此地著书立说,完成了《斜川集》二十卷,被后世称为“小坡”,“盖以苏轼为大坡也”。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