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宋广军通讯员陈灏张艺伟
一亩土地,年均培育果蔬苗60余万株;
一部手机,远程调控育苗大棚的温度、湿度;
一个系统,实现育苗各关键环节的自动化流水线作业;
…………
8月2日,在位于许昌市建安区小召乡小屈村的军辉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果蔬育苗大棚内,现代化苗床上一株株嫩绿的西蓝花幼苗长势良好,自动喷淋设备定时喷洒一体化水肥……
“眼下是西蓝花的种植时期,我们培育了大约120万株种苗,这个月25号左右开始育成移栽,这批苗能播种400余亩地。”小屈村党支部书记屈建设告诉记者,这批西蓝花苗是订单式生产,育成后将会运往新乡、周口、南阳等地进行移栽,预计收入达到25万元。
好的种苗是收获的关键。小屈村这座占地4000平方米的育苗工厂,设有自动化钵盘制作流水线、育秧等多条生产线,实现浸种、催芽、繁育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耕种贯穿整个育苗环节。
“我们配套的全自动播种机让播种摆脱了原来的手工方式,以前一个工人一天播种200盘,而自动播种机一天可以播三千盘约20万株,抵得上十几个工人了。”屈建设说。智能化、集约化育苗方式的推广应用,不仅让“照顾”幼苗的人变少了,还让它们长得更快更好了。
“工厂化育苗的优势,在于严密的基质消毒措施和严格的病虫害控制,可大幅降低种苗染病概率,使得种苗质量好,苗壮整齐。”屈建设指着可移动育苗床上摆放整齐长势喜人的西蓝花苗说,传统育苗的发芽率在50%~60%,而工厂化育苗发芽率高达90%,而且定植以后缓苗快,产量高。
在现场,随着操作员按下按键,大棚里的自动喷淋系统开始运转起来,喷出的不仅有水,还添加了幼苗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从“凭借经验”转变为“依靠数据”,从“人力亲为”转变为“远程控制”。在建安区这座育苗工厂,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实现全年不间断的工厂化轮作和规模化生产,开启了育苗“加速度”,满足了蔬果春提前、秋延后的需求。今年以来,已完成辣椒、西红柿、西瓜、甜瓜等育苗300余万株。
“一株辣椒苗6毛钱,咱们一批就能培育上百万株,一年能培育各类苗种400余万株,这账算着多喜欢人吧。”屈建设高兴地说,军辉农业专业合作社还流转了600亩土地,建设了十多座大棚,去年的营收突破34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30余人就业。
近年来,建安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在农产品品质提档升级、强化品牌建设中聚焦“优种”,强化“育繁推”一体化、协同化、系统化推进,为农育好“种”,解码农业“芯”,“破壁”优势农业产业集约
化、规模化、专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护航产业提质,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建安区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工厂化育苗产能分别达到8万吨、6000万株,拥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打造“三品一标”和“名特优新”企业33家、产品54个。
“工厂化集中育苗为我们打开了思路,下一步,我们将在提高农业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上下功夫,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智慧种植,积极推进数字技术综合应用和集成示范,建设一批数字农业试点项目,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建安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姚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