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国宏通讯员刘禾李艺潇文/图
金秋时节,西峡县双龙镇后湖村双孢菇产业帮扶车间,一派繁忙景象,30多名村民进进出出,运料、洒水、封窗,有条不紊地在大棚里上基质,为双孢菇生长培植温床。
后湖村双孢菇产业帮扶车间总投资420万元,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共有33个双
孢菇棚,吸纳18户种植户、110余名劳动力就业。
“现在正是种菇的时候,村民们劲头儿可足啦。”后湖村党支部书记、帮扶车间负责人袁新恒骄傲地说,“去年,帮扶车间年产菇300余吨、产值200余万元,除去前期投入成本,每棚净赚3万多元。”
2023年,后湖村利用废弃厂房,招商引资300万元,投资建成西峡县后湖包装有限公司,生产食用菌罐头罐体供外贸企业使用,村集体增加租金收入20余万元,在村里打造起了双孢菇生产加工产业链。
“我们一方面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达成购销协议,一产、二产无缝对接,双孢菇被加工成各类罐头远销海外;另一方面,立足双龙镇食用菌加工业的集聚优势,生产罐头罐体,供企业使用,现在已经供不应求啦!”说起帮扶车间的发展,袁新恒自信满满。
产业链的形成让帮扶效果迈上新台阶。目前,后湖村争取衔接资金70万元,用于建设帮扶车间备料仓储车间及配套设施项目,构建“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千家万户”的生产组织体系,推动双孢菇扩规种植,推进稳产高产技术研发,助力鲜菇进入一线城市商超,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袁新恒在为双孢菇生长基质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