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书生气”沾满“泥土香”进村扎根倾力帮扶志愿服务助力“三秋”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定格幸福“夕阳红”图片新闻“五心”融合提升服务能力“胡同长”解决胡同事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36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0-09

“胡同长”解决胡同事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段宝生通讯员郭芳宋新广)“现在村里不管走到哪儿都干干净净的,大家也都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环境越来越美,我们住得也越来越舒心了。”10月8日,范县高码头镇陈高庄村村民高大爷由衷地感叹,“这可多亏了我们村实行的‘胡同长’制度。”

众所周知,胡同是乡村治理的基础单元。高码头镇陈高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村民自治作用,立足实际,创新举措,积极探索“胡同长”工作制度,按照“就近就便、有利治理、有效服务”的原则,以5~10户为一个治理单元,将田地、房屋、生产经营单位等要素同步纳入,通过“群众推、党员荐”的方式,选用13名责任心强、热衷于公共事业的村“两委”干部、党员、积极分子担任胡同长,通过“以党支部为核心、村干部担主责、胡同长带头干、村民常监督”的“四级联动”模式,实时处理和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大小事有人管了,党员操心,我们省心。”这是陈高庄村实行“胡同长”治理模式后群众的普遍反应。“胡同长”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乡村治理“千里眼”“麦克风”“铁脚板”作用,当好“五大员”,有效激发了党组织内生动力,提升了干部口碑、树立了党员形象,凝聚起了全村的人心和力量,成为农村基层治理最微小却又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

自“胡同长”制度实行以来,已收集问题15个,解决问题12个,调解矛盾纠纷13件。陈高庄村的党群关系更加紧密、村庄管理更为精细、村民共建更具温度,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全面激活,乡村基层治理成效显著,实现了从环境脏乱差到干净美丽“示范村”的华丽蜕变。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