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若水品性做幸福教育多做好事不图回报半扎古镇山陕会馆那些年有个事儿……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48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0-25

半扎古镇山陕会馆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董跟党

半扎古镇是万里茶道河南段10处列入申遗项目清单点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地貌奇特多姿、群山包围着两河夹一寨,山清水碧、鸟语花香。它处于丘陵地带,濒临宛洛古道,东通苏杭,西通秦晋,南通楚粤,骆驼商队、马帮天天像条长龙穿街而过。

早年间的半扎,有烟厂三家,店铺六十多家,油坊四家,染坊六家,屠行十家,大商号八家,杂货店二十多家,皮革店四家,酒馆两案,醋坊两家,药铺五家,饭店二十多家,水磨十二盘,馍店十五家,风味小吃五家,卖煤柴水四家,大多原住民以商为生,到处热闹非凡。

据记载,这里有明代建起的东石桥、秀水寺、土地祠和在河南省是特殊构造的西石小桥,不可考的山陕会馆--关帝庙,康熙三十八年、乾隆二十六年分别重修,特别是山西商人王复云、董德兴捐黄金百两,魏胤、魏秀捐地七十二亩,让关帝庙保持风貌存在至今。

半扎古镇关帝庙由戏楼、卷棚(拜殿)、关公殿三部分组成。关帝庙在全国各地都有,有叫山陕路管、山陕会馆的,通敬关羽。陕西商人建关帝庙,有三个目的:一是他们以关公的正气和义气统一在外商人的思想和力量,使其相互照应,形成合力。二是商人在外可以会馆为家,歇歇脚,互通一下各地的商贸情况。三是建有戏楼,形成娱乐场所,可与当地士绅建立关系。由此可见秦晋商人精明能干。

关帝庙坐北向南,庙前的卷棚、戏楼保存完整。戏楼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半,上有天花板,下有地躺板,形成音箱式结构。戏楼建在关帝庙的过屋上,高约12米,是汝州市唯一保存完好的戏楼。戏楼面北系单檐硬山式建筑,飞檐斗拱,下衬四段透雕木刻,四根高约4米的方形青石柱,支撑着高大的屋顶。石柱下柱础和石挡板上刻有精美的图案,石柱正面刻有两副对联,苍劲有力,中间是:盛衰一局棋,自古常如汉魏;邪正千秋价,于今试看刘曹。两边的对联是:当年那事非真,演出忠奸昭日月;此地何

言是假,看来赏罚似春秋。该戏楼设计科学,那时没有扩音设备,演员的唱腔很远都可以听到,观众更不必说。

卷棚和关帝庙依次向北,同戏楼呈中轴线,卷棚面阔三间,棚顶呈拱形,没有脊。琉璃瓦呈弧形,南北无墙,用四根圆木柱支撑,是阙脊挑檐,四角有木雕人,拿枪擎棍,十分威武。卷棚建在两米高的平台上,有石梯通往平台,棚前是个大阅台,有4根石望柱和石挡板装饰,4根石望柱上有两副对联,中间是:汉为文武将,清封福禄神;两边是:英雄三国无双士,正气千秋第一人。

卷棚后边九间大殿,都是飞檐斗拱,阙脊挑檐,十分雄伟。中间三间,供着关公,他在一米多高的供桌上,正气浩然、威风凛凛。西边三间大殿,供着十二老母,她们每个身坐莲花台,庄重威严、英姿飒爽。东边是老君殿,太上老君身坐青牛,手拿拂尘,也是那么庄重威严。关帝庙院内西南角,也就是半扎东街的拱形过街洞,它西侧上方匾上刻有“迎风”二字,东侧石匾上刻有“培脉”及河南直隶汝州里半扎店字样,当地群众称它“关爷阁”,其实是“文昌阁”,阁北有石梯,可登攀上阁。文昌阁是半扎自古文风昌盛的又一标志,这里还有大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十八家重修文昌阁的石碑。

过街门洞是用青石砌成的四方平台,上面是两层木质结构的文昌阁楼,重檐三滴水,飞檐斗拱,交替错落,耸立街中。楼阁呈四角形,沿阁外走廊可环行一周,阁上施琉璃瓦古式多角塔形顶盖,四角有风铃,微风轻吹,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可谓半扎一景。这就是半扎山陕会馆--关帝庙。

(作者简介:董跟党,69岁,汝州市蟒川镇半扎人,义务文物保护员)

山陕会馆大戏台,右后侧是文昌阁 张鸿飞摄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