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绿色消费文化助力山区乡村振兴互联网背景下 高校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路径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探析融入周恩来精神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建设聚焦科教融汇助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65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1-19

互联网背景下 高校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路径探索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康伯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浸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多元的信息获取渠道,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变革。就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行业而言,高校语文教育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结合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学习习惯与个性化思维,引入新颖的教学工具与手段呈现语文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课程中蕴含的道德情操、知识内涵,实现人文素养、审美情操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基于互联网背景,深入探讨高校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路径,切实提升语文教育成效,培养出综合素养良好的优秀青年人才。

声画并茂,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一环,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一篇优秀文章的写作手法、结构特点、修辞手法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等,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促进自身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要将互联网技术更好应用于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阅读主题设计一些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并借助幻灯片、计算机等网络教学技术,以生动的图片、视频形式呈现出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启发学生深入探索,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阅读教学中还可以引入朗读训练,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经典文章的音频,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跟读。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加深对文中意境、情感的理解,提高其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注意力与专注力。

活化资源,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高校语文教学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搭建,将教材中的知识和其他课外拓展知识整合起来,制作成微课视频、简报、图文信息等,并且按模块分类设置,方便教师根据教学需求与主题进行搜索。这样既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为教师节约大量时间。首先,教师可以围绕某一类型或者单元的教学主题来搜集素材,既要借助网络渠道搜集一些与主题相关的背景信息,也要搜集整合相关的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尽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资源的深度与广度。其次,在选择教学资源时,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根据教材特点与教学安排,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与归纳,将大量的文本资源、视频资源进行合理分类,打造主题清晰、内容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库,方便学生展开深层探索与体验。例如,教师在讲解《红楼梦》时,可以利用慕课平台或学校自建的在线学习系统,上传相关教学资料,如红学专家的讲解视频、红楼梦人物关系图解、电视剧中的经典片段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方位展现《红楼梦》的人物特点、故事背景、主题思想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先观看专家对于《红楼梦》各个章节或者主题的讲解视频,让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故事脉络等,然后带领学生阅读原著,梳理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将上传的人物关系图示展示出来,方便学生在阅读时清晰把握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最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疑问,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优化课程结构,引入混合化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高校语文教育可积极运用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上资源和线下课堂有机融合,充分给予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教育教学成效。课前,教师可根据每节课的教学主题与学习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篇目,并且在慕课等网络学习平台上挑选相关的语文教学视频,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相应的名家名篇进行自主学习。这个过程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基础的语文知识,使其形成对语文教学篇目或者相关名家作品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语文教学要点,为后续开展线下教学打下良好基础。课上,语文教学主要以问题解决和思想探究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应改变以往的说教式教学,先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各自汇报课前通过网络平台学到的语文知识以及从中获得的感受,并带领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点,接着再以一一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提出课前学习的问题或疑难点,对其中基础性问题进行讲解疏导,然后梳理提问中的重难点知识,串联起相关的文学知识和语文阅读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起整体化的知识结构,最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本节课的重难点,培养良好的探究分析能力,使其学会如何在合作中解决语文学习难题,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思维。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通过对比分析同类型语篇或者之前学习过的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增强学习成效。例如,学习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山鬼》后,教师可让学生将《山鬼》与屈原的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理解《楚辞》的修辞手法、行文结构以及主题思想,还可将其与之前学习过的《诗经》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逐步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也是构建更加现代化的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路径。高校应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语文课堂与互联网有机融合的措施与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人文素养与信息素养的提升,逐步形成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作者系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