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怡然通讯员刘剑飞章东丽
“这是今年春天用天麻果种的天麻,你看长得多好!”11月13日,在西峡县桑坪镇黄沙村的一片山茱萸林地里,蔡成金用镢头掀开地上的菌柴,可以看到手指大小的天麻长得密密麻麻,他向前来学习的人介绍,“这些天麻,明年秋天就长成了。”
今年50岁的蔡成金早年在外创业,三年前回到家乡,开始在林下种植红松茸。当年,他种植的6亩红松茸,亩产突破4000斤,收入8万多元。
赚到第一桶金的蔡成金劲头足,一边外出学习,一边买来书籍,研究林下种植天麻、猪苓技术。获得成功后,他从农户手中租了十几亩山茱萸林地,搞起了林下种植,一半种上红松茸,一半种上天麻和猪苓。
“红松茸生长周期短,一年长成,每年亩均效益1万多元;天麻、猪苓生长周期长,天麻两年长成,猪苓四年长成,但产值高,每年亩均效益4万多元。”提及林下种植,蔡成金说得头头是道。
猪苓、天麻、红松茸喜阴,不和山茱萸争营养,生长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物,能使土壤更加肥沃,结出的山茱萸果色泽鲜亮、品质好。“不用施肥、除草,这种模式省去了一大半成本,很划算。”蔡成金说,林下淘金、树上收银,大家都乐意把林地租给他。
蔡成金林下淘金的种植模式,吸引不少周边群众前来学习。一时间,山茱萸树下种植天麻、猪苓等模式在黄沙村快速推广,目前已有100多户群众搞起了林下种植,走出了一条立体种植、多元增收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