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宁夏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日常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和文化情感,是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之一。作为传统民俗的一种表现形式,庙会在本质上是区域特色、生活习惯、人文传承和经济活动等地方性元素融合的产物。
庙会即庙期汇集,庙是汇集场地。《后汉书》卷三十五《张纯传》述前汉平帝时事云:“元始五年,诸王公列侯庙会,始为谛祭。”庙会一词在该典籍中第一次出现,后世将依托于佛教的庙、寺,道教的宫、观等礼佛奉神的场所举办的有一定信仰意义,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大众能够参与的公开活动称为庙会。庙会对当地的人文风情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作为地区文化符号,形成了一张以民俗文化和经济为纽带的社会网络。
民俗文化有其存在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随着工业文明和数字化代替农耕文明,生产生活、娱乐方式的改变,庙会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不是濒临消失,而是适应新环境的一种转型与重塑,它将成为联系过去和未来的纽带。
传统庙会的现代转型
河南许多地区的庙会各具特色,虽然传统庙会是宗教精神在社会的物化形式,即由民间信仰派生出的文化现象,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庙会在满足人们崇拜神灵的精神需求的同时,又为人们物资交易提供了平台,发展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中心。传统庙会的宗教性正在被削弱,以浚县正月古庙会为例,以往在大伾山祭拜吕祖结束后便开始社火表演,且持续时间较长,如今不仅没了社火酬神的环节,反而行街表演等民俗活动的时间不断增加,体现了庙会向文化展演、娱乐、旅游方向的转型。庙会发展方向的确立,推动其由单一的民间宗教集会转变成集信仰、民俗、商贸、娱乐、旅游于一体的都市型文化庙会。
庙会文化功能的变化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多元社会的形成,庙会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深入。它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加上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推动,使得其对周边城镇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庙会本是区域内宗教信仰群体的精神寄托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庙会的宗教意义慢慢淡化,大众开始在庙会中寻求心理的抚慰,即家乡情怀,海内外游子通过亲临现场或观看网络直播,在庙会中寻找归属感。庙会上的动态民俗艺术和静态民俗艺术,是地区传统文化的醒目符号与标志,传承着中华民族世代相继的文化基因,赓续着古往今来的文化记忆,凝聚着广大群众的深厚情感和精神寄托。
庙会不仅是文化活动,也是经济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地方将庙会与旅游结合起来,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方式。庙会的经济转型,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庙会的经济价值,通过规范管理和品牌塑造,提升庙会的整体形象。例如,某些城市的庙会被打造成地方文化旅游的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餐饮、手工艺品和地方特产的消费。这种经济转型不仅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庙会的转型借助了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浪潮,而反作用力又让庙会成了非遗项目展示的空间。近年来,河南庙会上的民俗活动汇聚了当地的各种非遗项目,充分激发了非遗文化原生存空间的活态保护与传承。民间的庙会活动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整合力,在当代城镇化进程中,重构的庙会节庆民俗文化不断被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在非遗保护的大背景下,庙会节庆仪式这一空间的多元汇聚功能可吸纳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文化要素。
总的来说,庙会在现代社会的内在转型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涉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多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以及不同群体的互动,共同推动了庙会的演变。未来,庙会将继续在传承和创新中探索,努力在保持文化根基的同时,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
(作者系河南中医药大学讲师。本文系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2023XWH195)
近日,洛阳市瀍河区人民检察院第四党支部与区公安分局政保大队党支部携手开展主题党日暨支部共建活动。
方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