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联社党委按照“五个更加”“十个最严”等要求,迅速行动、务实担当,充分发挥地方法人机构在关键时刻派得出、用得上、靠得住的优势,及时出台十大举措,全面助力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
浙江农信针对全系统存量企业贷款,疫情防控期间坚决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对受疫情影响还款有困难的客户,主动沟通联系,通过展期或无还本续贷形式,妥善安排还款,做到不转逾期、不计罚息、不影响征信。对受疫情影响的涉外型小微企业,专设外汇服务绿色通道,对相关外汇业务特事特办。
对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及生活物资生产企业,安排专项信贷额度,启动快速审批通道,确保疫情防控应急生产资金第一时间到位。截至2月17日,全系统已向79家重点医疗应急物资保障企业发放8.13亿元贷款,向128家重点生活物资保障企业发放16.53亿元贷款,在疫情期间新增贷款4.64亿元。
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暂时出现经营困难且有发展前景的普惠型小微企业,坚持“一户一策”,通过合理增加授信、发放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给予优先支持,并减免1—3个月利息,确保总体让利金额不少于5亿元,为企业复工复产降本减负。
对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受疫情影响较重行业的贷款企业,视情况给予1—3个月的利率优惠,即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应付贷款利息按照不超过4.15%的利率计收,确保总体让利金额不少于5亿元。
浙江省联社党委第一时间全面部署,号召全省81家行社积极开展捐赠。目前,全系统已累计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定点医院实际现金捐款5587万元、物资捐赠80万元,总计5667万元,主要用于省、市、县三级定点医院采购疫情防控急需的各类防疫物资和设备。到目前为止,捐款总额在全国银行业中仅次于招商银行,排名第二。
浙江农信向全省医务工作者推出最高额度为30万元的“浙里贷”信用贷款,并实施减免息费政策。对已申请“浙里贷”的,按照4.15%的优惠利率减息1个月;对新申请“浙里贷”的,减免息费1个月;对支援湖北医疗队所有成员申请“浙里贷”的,减免息费3个月。除此之外,浙江省联社计划五年投入20亿元,全面加强与全省卫健、医保、防疫等部门的合作,助力本省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
面向丰收互联2400万客户因疫情带来的农产品滞销问题,浙江农信紧急上线“互联网助农服务平台”,助推农产品进城进社区,积极打通农产品销路;另一方面,浙江农信聚焦百姓买菜难问题,紧急上线“互联网农产品配送平台”,提供粮米油盐、瓜果熟食、新鲜肉蔬、杀菌消毒防护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线上下单,配送到家,上线第一周已服务社区百姓10余万人次。
浙江农信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及时摸清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全年生产计划和相应资金需求,优先满足企业用于进购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物品的资金需求,全力确保资金供给总量与效率。推广“活体抵押贷款”业务,用好银保合作机制和省畜牧智慧云平台资源,对认定符合资质的生猪养殖主体,采取多种方式有效满足融资需求。
响应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适应疫情带来的线上服务需求提升,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吸纳更多科技人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全面推动业务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本省广大城乡居民和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生活服务。2020年省农信联社总部在已完成年度招聘计划的基础上,向应届毕业生和社会新增招聘科技人才250—300人。
坚决扛起地方金融排头兵的担当,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合理规划信贷投放节奏,助力本省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和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的作用,力争实现全年新增乡村振兴领域贷款1000亿元目标,持续深化浙江农信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服务工程,服务本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下一步,浙江农信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十大举措。根据疫情和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跟进优化相关措施,举全系统之力,以更大决心、更大担当、更大作为,助力本省坚定不移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稳妥有序打好经济发展总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