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林
当今社会,环保观念已深入人心。其实,我国古代的许多有识之士也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不少诗人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环保诗,成为环保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古代诗人酷爱植树,高度重视环保,留下了不少有关植树的诗篇。唐代诗人杜甫,为了居住环境的优美,曾四处寻找树苗,亲自栽种,并在诗中写下植树的感受: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从诗中可以看出,杜甫不仅喜欢植树,还是植树的行家里手。唐代诗人白居易担任忠州刺史时,亲率民众植树栽花,在《东坡种花》一诗中写道: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也爱植树,他不仅本人姓柳,而且也痴爱柳树,素有“柳痴”之称。他在柳州任刺史时,带领百姓在柳江两岸大面积种植柳树,还因此作了一首《种柳细题》诗: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说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荫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唐代诗人李白也喜欢植树,他曾偕同妻儿在济宁的太白楼旁亲手种下一棵桃树,数年后漫游南京时赋诗咏道: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从中可以看出,虽然只是一棵桃树,并且自栽种以后就没有去浇水治虫服侍它,但是李白心中还是牵挂这棵树,他对这棵桃树的情谊跃然纸上。此外,宋代诗人苏轼也喜欢种树,在《戏作种松》一诗中写道: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这首诗描写了他少年时在家乡栽种松树的情景。后来他在杭州做官,修筑长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成为杭州西湖美景之一。他谪居黄州时,曾筑东坡雪堂,周围栽种柳、桑、竹、枣、栗等树木,并写诗道: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古代诗人热爱大自然,崇尚田园生活。晋代诗人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归隐田园,披星戴月侍弄庄稼,乐在其中。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宁静的田园生活,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后令人神往。
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过一首《初食笋呈座中》: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初生的竹笋鲜嫩可口,价格昂贵,吃腻了山珍海味的达官贵人,每到春天都想尝尝鲜,于是竹笋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可是他们不知道,食入腹中的是根根竹笋,毁掉的却是片片竹林。诗人有感而发,呼吁人们口舌留情,保护植物。
唐代诗人白居易高度重视环保,有三首环保诗值得一读。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观游鱼》)诗人由观鱼生发感慨: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鱼儿快快长大;儿童爱鱼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诗人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杨柳枝词八首·其七》)诗人直抒胸臆,劝诫人们不要攀折柳枝,要爱护大自然。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诗人深情呼唤人们不要打鸟,要爱护鸟类,因为鸟类如同人类一样有生命和家人。诗人的仁爱之心、悲悯情怀跃然纸上,让人心动。
宋代诗人欧阳修曾写过一首《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林中的画眉鸟在开满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尽情愉快地歌唱。笼中的画眉鸟失去了自由,唱不出美妙的歌声。诗人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笼中鸟的深刻同情。在诗人眼里,鸟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要尊重鸟的天性,让它们回归自然,这样它们才能享受到自由与快乐。
阅读古代这些环保诗,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大自然,就没有了美;保护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鸟,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