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你知道吗?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被网友称作“冬日限定”的美景———雾凇。那么,它的出现需要满足哪些气象条件呢?
什么是雾凇?
雾凇,大家通常称其为“冰挂”“树挂”,在文人雅客的口中笔下,又被称作“琼花”“雪柳”。它是在低温时,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其实,雾凇形成的气象条件十分严苛,它是气温、水汽、辐射降温、风速和降水完美配合的“产物”。
首先,气温要低,空气中还要有充足的水汽。温度低、空气中水汽充足,遇降温空气中水汽饱和才能凝华成冰。
其次,要天晴少云。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地面向外的长波辐射,地面降温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天晴少云有利于辐射降温,为水汽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
再次,还须静风,或是风速很小。大风是雾凇形成的“天敌”,雾凇形成过程中若遇大风,则会将刚刚形成的雾凇吹散,所以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雾凇虽美,但美丽的背后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隐患。雾凇结构紧密,密度大,对树木、电线及某些附着物有一定的破坏力。所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我们也要及时预防可能发生的危害,注意安全。
“雾凇”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雾凇的国家,早在《春秋》中就有关于“树稼”的记载,后来也称“树介”。“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晋朝的《字林》里,道是:“寒气结木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
宋代曾巩《冬夜即事》诗即有所载:“香消一榻氍毹暖,月澹千门雾凇寒。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廉看。”宋人称“雾凇”,而“以为丰年之兆”。其观念很可能源于雾凇的古名“树稼”;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著名的《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亦有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美是忽如春风至、千万梨花开的风姿,充满着诗意浪漫,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有哪些观赏雾凇的好去处呢?
吉林雾凇岛
雾凇美景,最有名的当数“吉林雾凇”,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同被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在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的乌拉街满族镇上,有一座名叫雾凇岛的小岛,顾名思义,这里就是赏雾凇的绝佳之地。
每年12月下旬到次年2月,松花江畔都会被雾凇装点成一个玉树琼花的世界,这里不冻的江水腾起层层水雾,遇到了冷空气凝结成霜花,飘渺且朦胧。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就了雾凇岛冬季几乎天天有雾凇的盛况,正如吉林的谚语所说,“十雾九结凇,十凇九有雾”。
黑龙江逊克县大平台
黑龙江省逊克县大平台雾凇位于库尔滨水电站下游,水电站每天发电形成了浓浓的雾气,和冷空气融合交锋,便形成了壮观的雾凇奇景。逊克县大平台雾凇观赏期在每年冬季,可达4个月之久。在这里,雾凇每天的停留时间多达10小时,因而也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来这里“打卡”。
内蒙古呼伦贝尔
提到呼伦贝尔,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马肥草长的景象,但其实呼伦贝尔有着中国最纯粹的冬天,这里有林海雪原,有白雪覆盖的白桦林……冷空气侵袭后,这里也正在上演着仙境般的雾凇奇观。
新疆喀纳斯
“喀纳斯”在蒙语里意为“美丽而神秘的湖”,它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北部,是中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这里的冬季漫长,降雪丰富。海拔1400米以上,8月下旬开始降雪;海拔3000米以上,8月初开始降雪,一直到次年5月下旬或6月初,降雪期长达8个月左右。冬季的喀纳斯湖畔雾凇美景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安徽黄山
雾凇可不只是我国北方的“特产”,位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以南不远的黄山也能看到这一绝美的景观。黄山冬季昼夜温差大,霜降较多,是雾凇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黄山雾凇一般每年11月下旬开始,次年3月上旬结束。
湖南张家界
除了黄山,张家界也是南方赏雾凇的好去处,冬日的雾凇为张家界层峦叠嶂的石峰林和拔地而起的石柱,平添了几分神秘,雪后的张家界天门山山顶挂满洁白的雾凇,恍如梦幻中的仙境一般。(据内蒙古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