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军
大兴安岭的冬天说来就来了,让人有些猝不及防。你看,山野上贴着地皮儿的青草,还在慵懒地享受着和暖的阳光,杨柳枝上色彩渐变的叶子,仍十分依恋地挂在梢头,环绕在小镇旁的清澈河水,依然挽着秋的衣襟,跳跃着金子般的波光……
可是,在气温骤降的天气里,一场纷扬的大雪告诉我:它,就是飘在冬天里的一面旗帜!
一年四季,也许冬,是不那么受欢迎的季节———人们盼望春的蓬勃新绿,欢迎夏的草长莺飞,更喜欢秋的金色满目。然而冬天似乎没有那么幸运了,有人把它喻为白发苍苍的老人,给人一种垂暮的悲凉感。
然而,只要仔细观察体会,你会发现,大兴安岭的冬天,内涵更丰富,魅力更独特。
首先,冬天是一种美,一种朝气蓬勃的美,一种晶莹剔透的美。
早晨,当你从睡梦中醒来,你也许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窗玻璃上的霜花。那是一幅幅绝妙的风景画,像北方林丛抑或像热带雨林,那样精致,那样细腻,简直出神入化!那是冬天在玻璃上的浮雕,而每一块玻璃上的霜花绝不雷同,每一天的霜花也大不一样。那种令人咋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岂是人类工匠所能媲美的?不论大人孩子,只要看到它,无不好奇、迷恋、如醉如痴。
雾凇,是冬天的又一杰作!它是盛开在大兴安岭上的繁花。以冰玉的圣洁、绝世的精美,晶莹了高峦山川,点燃了蛰伏的冬天。那些高树好像冰塑,矮丛仿佛玉珊。树树争奇,枝枝斗艳。即便水中倒影,也为悠悠清流描绘出雅致的工笔,写下灵动的诗篇。自然大师的奇思妙想和巧施绝技,把大森林装扮得如梦如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是冬的神奇造化。她薄似轻羽,白如梨花。晶莹洁白,玲珑剔透,飘飘洒洒从天而降,转眼间改变了山川的模样和大地的色彩。站在大雪中,你可以悉心感受延展的母爱轻拂头发和脸颊,谛听箴言似的呼吸吹拂内心的星火,品味那种天地充盈的博大与精深。
看到漫天皆白的大雪,你会自然想起那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雄奇诗句,它所描写的,不就是大兴安岭冬日的景象吗?鲁迅也曾这样描写朔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绝不粘连……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这段话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北方冬天大雪的景象,更是生动诠释了林业工人在零下四五十度的严寒中战天斗地的工作热情和劳动景象。
冬天仿佛是一种考验。大兴安岭的冬天,是中国最冷的地方,滴水成冰,绝非戏言。然而,不屈不挠的林区人,就像大森林一样,一代又一代与大兴安岭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团结且执着地在这里建设家乡,守望家乡。他们的钢筋铁骨就像高山峻岭上的樟子松一样,越冷越绿。
冬天,可以让一切宁静下来,也可让人们冷静下来。岁月在沉淀,光阴在沉思。走进冬天,不仅仅喜欢回忆,更愿意去总结,冬天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孕育新希望、令人畅想的季节。好好享受冬日时光,以喜悦心,慈悲心对待世间万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