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人才流动报告显示:苏州近七成人才愿意本地就业苏州市区首批失业保险技能补贴发放吴中2位茶农荣获首批“中国制茶大师”称号常熟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参与离婚调解张家港法院审结巨额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苏州高新区自来水公司党支部举办服务进校园活动护士饿肚子 蛋糕喂老人吴江法院加快攻克“执行难”冲锋步伐?
第2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6期:第2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5-10

春季人才流动报告显示:苏州近七成人才愿意本地就业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每年春季,各地纷纷出台人才新政,掀起新一轮“人才争夺战”。记者发现,智联招聘最近发布的《智联招聘2018春季人才流动报告》,无论对政府、企业和求职者来说,都具有参考意义。
    报告显示,城市等级越高,人才粘性越高。从数字上看,全国37个城市中,苏州人才对于城市的忠诚度较高,68.3%的人才选择本地就业;同时,上海、南京、无锡、武汉等地的人才也向苏州流动。从不同城市等级的求职者简历投递方向来看,城市级别越低,人才忠诚度越低;从数据上看,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和五线城市的求职者选择投递相应城市岗位的占比分别为87.6%、77.6%、45.6%、31.8%和19%。
    从人才流动活跃度来看,传统一线城市的“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都非常明显。北京作为首都,像一个巨大的“心脏”,源源不断地吸引来自大半个中国的优秀人才,同时又在向各个地方流出人才。近年来,成都、天津、武汉、长沙、杭州、苏州等新一线城市的人才供给方面,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其他外省地区的求职者比例较多,开始展现强大的人才吸引力。
    从春季需求量最大的十大职位人才供给结构来看,来自本职位及技能相近职位的人才占比更高,工作内容、经验、技能有交集的岗位互相流动的比例更高。与跨行业不同,职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经验相对的排他性更强,职位竞争壁垒更高,转换更难。
    男性和女性求职者虽学历相当,但在行业、职位偏好、薪酬上差异明显。女性在职场及商业环境中与男性逐渐获得平等,但在实际求职过程中,依然体现出很大的不平衡,且薪酬方面女性明显弱于男性。从行业分布特征来看,女性求职者占比最高的行业为教育/培训/院校,其次是医疗/护理/美容/保健/卫生服务,这两个行业的女性求职者占比超过六成。
    从职位选择来看,财务/审计/税务职位的女性求职者最多,女性求职者占比高达84.4%,医院/医疗/护理,保健/美容/美发/健身、行政/后勤/文秘以及人力资源等职位的女性求职者占比都超过七成。
    从求职者投递的职位薪酬区间来看,6000元以上薪酬区间成为男性的主场,女性求职者很大比例的将简历投向薪酬较低的区间,尤其是2001-4000的薪酬区间,女性求职者占比为64.2%。针对不同学历要求的岗位,主流人才供应集中在中等薪酬区间,未能因学历拉开层次,仅硕士及以上要求的岗位吸引的应聘者薪酬水平较高。
    工作经验要求与现有薪酬方面,投递职位要求5年以下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当前薪酬基本集中在2000-8000之间;要求5-10年工作经验的职位,求职者现有的薪酬水平集中在6千-1.5万之间,而要求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位,求职者的薪酬水平更高,主要集中在1万-3.5万。
    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2018年春季的人才流动更集中在同级别城市间,中心城市在不断吸引更多人才的同时,也向周边甚至全国输送了不少人才。跨行业间的人才流动比较常见,不同职业之间的流动相对较少。招聘旺季的人才流动趋势很大程度反映了当前求职者的求职行为特征。对于政府来说,了解人才流动的走向,找到吸引人才流入的“核心痛点”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人才培养和建设上更有针对性;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当下人才流动大趋势,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兼具长远计划与短期经营目标的人才招聘计划;对于求职者来说,提升专业知识技能、累积工作经验的同时,密切关注招聘市场整体动向,把握好职业发展方向,才能在职场竞争中掌握更多“筹码”。 (陈鹤鑫)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消费者周刊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苏州盘胥路485号   邮编: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