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了解到,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居然是苏州医院中具有红色基因的一所医院,她的前身叫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医院。
1949年7月,全国刚刚解放,各地需要大量有文化有思想觉悟的革命干部,华东局决定开办一所抗大式的学校快速培养国家干部,于是第一期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简称革大)在上海开班,招收了4082名学生,校长是舒同。
由于革大学生和教职员工人数比较多,解决住宿有困难,上级决定将革大搬迁到苏州,于1950年3月第二期在苏州部队驻地今北兵营开学。为了解决革大近6000名学生和1000余教职员工的看病问题,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医院在经过短期的筹备后,于1950年5月12日正式成立,即现在的苏州市立医院北区院址。
该院址原系日伪时期日本沪宁宪兵司令部,抗日胜利后曾为国民党青年军二零二师师部驻地。建院初期条件非常艰苦,仅一点药品和器材是随卫生部工作人员用一根扁担挑过来的。医院里医疗条件差,设备非常简陋,他们克服困难,艰苦创业,开院后就收治病人。医院领导都是南下干部纵队第三大队(前身是山东渤海军区一个干部疗养所)的军人,因成立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第三大队改为华东革大卫生处。卫生处副处长黎力任华东革大医院院长,教导员何鸿祥兼党支部书记和团支部书记。医务人员一部分由部队转过来的,再从地方上招了一部分。医院建制以部队医院形式,管理非常严格。工作人员的工资是供给制,每人3元多。医院工作人员中党员团员多,学习氛围浓厚,学习社会发展史,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医学知识;同志之间关系融洽,领导干部都能保持战争年代的优良作风。由于革大原因,陈毅、舒同、匡亚明、马寅初等首长和名人都曾来苏州作过报告,苏州市里的干部、革大医院的职工和革大的学生一起聆听领导演讲。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在苏州一共办4期,培养近15000名学生,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栋梁。到1952年底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停办,医院由此更名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干部医院(简称华东干部医院)。1953年2月又更名为江苏省卫生厅保健医院,到1954年10月更名为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继承革命的传统,牢记历史的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革命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今天仍然是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医务人员不懈追求的。 (曹文娟 张蔚 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