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二则信息,凸现一个问题:要堵“过期药品”源头。
近日,友人朱老左脚踝被什么叮一下又红又肿,医院护士让他看骨科,医生让他拍彩B超,“未看到异常变化”,拿药回家一看,适应症是“类风湿关节炎”、“各种痔疮”等,不对症,不敢吃。翌日,竟自愈了!
近日,苏州姑苏区市场监管部门发布,今年上半年,共收集处理过期药品0.7吨,而去年在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设置“过期药品”回收点,覆盖8个街道,全年共回收处置“过期药品”2.09吨。(《姑苏晚报》2018.8.29)
如果说,前者是医生误诊,患者拿回一堆等待过期药品的一个源头家中没有这类病人!,那么,后者是“过期药品”回收处置,呈现“降温”的态势,更应引起重视。
我这么说的理由,一是姑苏区比较重视,今年回收数量比去年有下降趋势;二是据我调查,我给一家零售药店回收点交上三样“过期药品”,然后营业员告诉我,“今年难得有人送‘过期药品’”,“不少人家肯定有‘过期药品’,有的不知道,有的怕麻烦。”
“过期药品”就是失效药品。留在家中,危害很多。它不能保证质量和疗效,还可能贻误病情,伤害身体健康;即便不服用,当作垃圾丢掉,还污染环境;如果让地下药贩回收,卖者拿回一点小钱,贩者不仅拿到贫困地区去赚大钱,还坑害贫困患者——于心何忍?!
堵流重在堵源。“过期药品”的源头,一是医生,大处方,数量多;二是患者,在药店买非处方,宁多勿少;三是包装,一瓶装100粒,一盒装20粒,比比皆是。而过去医院药剂师配药,或从瓶内勺几粒药,或在版上剪几颗药,然后装入小纸袋内,上面写着患者名字、服法,大多三天剂量,患者家中很少有“过期药品”。
堵牢源头,加强回收,改进配药,患者自律,四管齐下,“过期药品”虽不能绝迹,但一定大大减少矣! ·杨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