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底下藏着的“都不好”征服世界的那条路 (网摘)征服世界的那条路 (网摘)各国婚俗如何破旧立新意大利“新老人”充满活动
第09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5期:第09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4-18

“都挺好”底下藏着的“都不好”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电视剧《都挺好》令人联想到美国小说《纠正》,作者乔纳森·弗兰岑自己说“我写完每一章都大哭不已”,读者面对这样一部小说,也会有各自的反应。我的反应是,看着看着就会大惊失色。弗兰岑透彻地写出了原生家庭的每一种黑暗,点点滴滴:不和谐的夫妻、拧巴的母女、父子关系,伴随着各自的绝望:婚姻遭遇危机的大儿子、失业的小儿子、又美丽又有能力的女儿,却在感情生活上一路混账……一艘华丽的家庭之船正在沉没。
    这艘家庭之船的成员兰伯特一家,和《都挺好》剧中人设组成结构相似:都是父母和三个子女组成的家庭。《纠正》这个故事一点也不励志,相反,简直是满满的负能量,且颠覆了人们普遍的常识的认知:比如“嫁了爱的人就有幸福生活”,在小说里,伊妮德和艾尔弗雷德掐了一辈子,大儿子加里与妻子卡罗琳幸福生活了20年,却为在哪里过圣诞争执到差点离婚。比如“学习好就有好前途”,二儿子奇普学业有成,事业也貌似要蒸蒸日上,39岁时,却因在学院与女学生的丑闻失业,落魄到去超市偷鱼藏在裤裆里,为父母准备晚餐。甚至,说到“女人只要自强自立就有美好生活”,这一家里比较正常的人——前途远大的美女大厨丹妮丝也是感情生活混乱不堪,跟老板和老板妻子都有纠缠。
    如同《纠正》一样,《都挺好》也颠覆了国产家庭剧的很多程式化的套路,正视了家庭中这些 “都挺好”的一团和气底下,潜藏着的各种“都不好”。
    苏家女人们冷漠刻薄,男人们自私怯懦。苏父窝囊了一辈子,被强势老婆管制得死死的,甚至有一次为了私房钱被发现还曾给老婆下跪。老婆去世以后,他彻底放飞了自我。在儿子面前各种作,挑吃穿、戳是非,爱惹事、没担当,用二儿子的话说“我爸就是不靠谱的代名词”。
    大儿子明哲在美国失业了,家里全靠老婆一个人工作养活,可他不愿放下名校毕业的身段去做蓝领工作。二儿子明成啃老,从小到大享受着母亲的溺爱,对妹妹明玉犹如仇人。母亲对明玉苛刻,导致小女儿长达十年与家庭断交。
    是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故事?是多还是少?每个人心底是否都有那瞬间的暗黑?在《都挺好》里,苏母去世后苏父暴露出自私和虚荣,在小说《纠正》里,父亲则失足滑到大海里,让母亲陷入永无休止的抱怨,或者这些,才是生活的真相。只有接触到这些“都不好”的故事,才能让人直面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多元,在比小说还千变万化的现实面前,不至于惊到站不稳,像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滑下失落、抱怨乃至仇恨的深渊。
    把一家人带入深渊的究竟是什么?撕开他们生活金玉其外的面子,露出的是败絮其中的里子,剧中对家庭关系进行了逼入深渊式的思考,对中国男性的性格缺陷进行了终极吐槽。
    苏父最扬眉吐气的一场戏是大宴宾客,显摆儿女们如何有钱孝顺。那一天,老头喝多了,开心到飞起,这样的老人嘛,生活圈子就那么窄,一辈子就活在同事和亲戚堆里,并没有更大的世界等着他们去了解、去征服,只要在那个小圈子里有面子,做了“人上人”,吃多少苦中苦都是值当的。这种爱面子的心理,在儿子们那里也被发扬光大。明哲为了面子,打死也不愿跟国内的家人吐露失业实情,甚至在妹妹出差探望他的时候,还在编故事——“暂时不能接爸爸来美国,是因为要买大房子…….”直到当着妹妹的面被端盘子的前同事戳穿,看到儒雅的明哲因颜面扫地而恼羞成怒,像个孩子那样冲着妹妹发飙的时候,让人觉得又突兀又荒诞。细想这苏家父子,哪个不是拒绝成长的巨婴?用弹幕上观众的话说“没一个省油的灯”。老头一出事就要死要活无理取闹,老大死要面子却撑不起面子,老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三人都说过同一句台词“别让人笑话”,面对问题却都显得软弱而缺乏行动力,一躲二推三抱怨。
    面子这玩意儿,在过去的人情社会里是一项生存的筹码和杠杆,可以用来兑换其它便利,撬动更多的资源。你活得有头有脸,别人才给你面子、给你开后门、行方便。从这个角度,不难理解苏家父母卖房贴补大儿出国、资助二儿结婚买房,却不给女儿一千元买辅导资料,这不仅仅是重男轻女那么简单的观念,深究的话,在父母的潜意识里,儿子出人头地会给家里长脸,而女儿的未来和整个家庭的“面子工程”关系不大。
    现代社会里,作为杠杆的面子所能撬动的资源有限,面子逐渐变得不是那么重要。社会的高度契约化,使得办很多事已经不需要靠打人情牌,甚至不需要人,直接跟电脑程序交涉去。尤其在全是陌生人组成的契约社会中,诚信比人情面子更重要,伪装的面子会被鄙视,越真实的自我越有光芒。
    说到真实,哲学家西美尔认为“女性直接生活在生活的源泉中”,因此比男人更纯粹、更真实。反观《都挺好》中的几位女性都很通透,她们看重生活的里子甚于面子:大嫂在大哥失业的时候,能够直面现实,劝说大哥放下架子接受蓝领工作。二嫂发现二哥啃老多年后,不逃避问题,提出要和二哥一起给父亲还钱。明玉更不用说了,堪称妇联倡导的“五自新女性”代言人,一路被原生家庭打压拖累,还一路为苏家力挽狂澜。苏家姑嫂三人都近乎真善美的化身。难怪弹幕会调侃“大嫂二嫂明玉三个人过得了”。虽然该剧为迎合女性观众有点矫枉过正,将女性形象塑造得完美到让人感到虚假,但令人欣慰的是,一轮又一轮女性主义话题、传统原生家庭问题,终于影响到了国产剧——这部家庭剧总算是摆脱了以往的婆媳争斗、闺蜜互掐、妯娌撕架、正房打小三等话题,开始从文化和社会层面上,探讨在现代社会男性和女性在成长中不同步不对等的问题了。
摘自《都市快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消费者周刊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苏州盘胥路485号   邮编: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