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底下藏着的“都不好”征服世界的那条路 (网摘)征服世界的那条路 (网摘)各国婚俗如何破旧立新意大利“新老人”充满活动
第09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5期:第09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4-18

意大利“新老人”充满活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今日意大利,人们往往把那些仍能自理生活和坚持部分工作的六七十岁的退休老人尊称为“新老人”。意大利“新老人”是继日本“新老人”之后在发达国家中出现的第二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退休老年人群体,因而受到了包括联合国下属机构在内的众多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
    意大利社会学家一项最新专题研究发现,这些出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总人数在意大利达近10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的“七十多岁的年轻人”,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讲都不应算作“老年人”。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文明的飞速进步,他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医疗条件都不断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健康状况变得越来越好,其人生观及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甚至根本性的变化。
    意大利“新老人”最显眼的“亮点”是:基本上摈弃了老年人传统的无所事事、在家颐养天年的消极的生活方式,因而实际上与四五十岁、尚未退休的中年人相比也并无多大区别。他们不满足于安度晚年,而是继续从事退休前的事业,另有一些则干脆尝试某项以前从未经历过的全新的事业。还有一些“新老人”虽然并不热衷于在某个固定单位贡献“余热”,但却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各种公益活动、社区服务或慈善事业,从而在社会上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合理位置,扮演了更加适合自己的人生角色,并由此而继续体现自身价值。
    这些“新老人”的心理年龄要比他们的生理年龄年轻得多。尽管就生理年龄而言他们确实已不算年轻,但无论从外表还是内心,都与“老朽”毫不搭界。他们大多不服老,也讨厌别人称他们为老爷爷、老奶奶,甚至在公交车上还常常婉言谢绝年轻人的让座。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并不像以前的老年人那样,对讨论自己的年龄十分敏感乃至反感,更不畏忌别人问及自家的真实岁数——也许这又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良好的心态和素质。
    此外,能体现他们年轻心态的种种表现还包括:热衷于交朋结友(甚至钟情于与年轻人的“忘年交”)和集体活动,爱好娱乐和体育活动,喜穿名牌时装,努力学习新的技艺、运动或外语,等等。
    意大利“新老人”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保养,追求舒适,喜欢高品质的现代化消费,由此也成了商家瞩目的一个新的消费群体。他们充分利用较高的退休金和较为丰厚的储蓄金,或精心选购新潮商品,或努力培养自己的高尚爱好和情操,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为五彩缤纷,或比年轻人更舍得花上大价钱地去万里之外的异国旅游观光。
    也许以下统计数字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走近这些“新老人”——他们中55%家庭月收入超过1700欧元,86%拥有自己的住房,79%身体健康,72%与朋友保持密切交往,43%每周都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安排,83%喜欢购物。
    近些年来,在意大利“新老人”的消费额竟然与中年人和青年人基本持平,而远赴海外旅游的人次比中年人和青年人加在一起还多。此外在接受调查的“新老人”中,高达78%的自称“在尽情享受现实生活的同时依然不忘设计未来”,高达79%的丧偶者和离异者打算重新组织家庭,高达86%的认为自己对社会上的新事物“兴趣盎然”,高达65%的透露愿意在保持生活稳定的基础上同时寻求新的“转机”,高达53%的表示目前正迷恋于一种“新乐趣”而“难以自拔”,更有高达98%的认定自己的人生并未走到了“晚年”,相反前面仍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有趣的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社会学家曾经为对这个年龄群体的“确切称谓”而大伤脑筋。据悉,最初称他们为“后成年人”,后称“新派老人”,接着称“六七十岁新年轻人”,直至最后仿效日本人称“新老人”,才终于“尘埃落定”。 摘自《羊城时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消费者周刊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苏州盘胥路485号   邮编: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