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娟:做好服务就是维护消费者权益情绪的两极——双相障碍未年检车辆发生事故 保险公司可能拒赔10万元顶格罚款之后,他的态度立马大转变实木家具变复合板材无良商家被判三倍赔偿
第1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1期:第1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04-16

情绪的两极——双相障碍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去年6月份,小林,一位20岁的女大学生前来就诊。她一踏入诊室就和我热情地打招呼,一定要和我握手拥抱。坐下后即滔滔不绝地向我诉说她的“宏伟”计划:她准备向外国的大学生学习,来个“gap year”,下一个学年休学去做项目,并称自己的项目很有创新性,会吸引不少投资,自己可以利用这一年将去美国读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全挣出来。

    据陪伴小林的母亲介绍,小林近两周表现很亢奋,一直不停地和父母说话,认为自己很聪明,脑子动得很快,不时有新的想法冒出来,经常打电话给老师、同学讲述自己的项目计划,在微信朋友圈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大话。乱花钱,透支信用卡花几万元购买护肤品,父母批评其,则与父母争吵,并将手提电脑摔坏。晚上不睡觉,父母催促,则说自己的精神非常好,要利用每一分钟构思自己的项目。不去上课,不愿看课本,拒绝参加考试,父母觉得她精神出了问题而带她来医院就诊。询问小林以往的情况,小林母亲称在前年的9月份,小林刚升入大学,与同学发生了一些矛盾,出现郁郁寡欢,经常感觉疲劳,不愿与同学交往,和父母也很少交流,说话明显减少,失眠,睡不着觉,对很多事都提不起兴趣,曾一度想退学,当时来医院就诊,医生诊断抑郁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服了一个月,情绪改善了,就停药了。后来一直挺好,坚持上学,直到这次出现问题。经过评估,小林诊断为双相障碍,目前为躁狂发作。

    双相障碍是比较常见的一类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两种状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躁狂发作的时候,患者常常表现为兴奋话多,说大话,乱花钱,活动增多,睡眠需求减少,好管闲事,行事轻率,整天忙忙碌碌等。抑郁发作时,主要表现情绪低落,精力下降,兴致减退,怕见人,怕动,怕说话,悲观消极,失眠等。上述例子中的小林就是先有抑郁发作,缓解了数月后出现躁狂发作。

    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大约为3%左右,男女患病率相当。发病年龄高峰在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发作。双相障碍发病的原因尚不清楚,生物、心理、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在生物学方面,遗传及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等)功能紊乱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压力可能促发双相障碍,许多患者在遭受不良的生活事件如考试失败、失恋、失业等之后发病,或者这些因素导致病情恶化或引起疾病复发。在性格上,具有明显外向、精力充沛、睡眠需要少等情感旺盛性性格特征者易患双相障碍。与抑郁症多见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人群不同,双相障碍发病与社会经济状况缺乏明显的关系,但国外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较多发生在高社会阶层人群中,历史上不少政治、文化名人,如丘吉尔、梵高、海明威等均患有此病。部分双相障碍患者的发作形式可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即秋冬为抑郁发作,春夏出现躁狂发作。

    双相障碍呈慢性发作性病程,需要长期治疗。在治疗上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向家属传授疾病知识,鼓励家属共同参与到治疗活动中,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绝大部分双相障碍患者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后病情会获得缓解。

(汤臻)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消费者周刊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苏州盘胥路485号   邮编: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