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2>
观看: 377      
赞: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诗人朱熹的名句。不过,诗人朱熹影响远不及哲人朱子。
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但在历史长河中也曾经历低谷,直到南宋朱熹才真正完成儒家的复兴。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建光指出,朱子理学以儒家为根本,吸收道、佛思想营养,集中国文化之大成,构建了以“理”为核心,涵盖自然、社会与人类思维的新儒家学术思想体系。
在国内,有人推20世纪对中国传统文化博学的人有两位,称“南蔡北钱”,即北边是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钱钟书,南边是当代著名思想史家、文化史家蔡尚思。蔡尚思评价:“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朱熹1130年生于尤溪,14岁时受父亲遗命同母亲来到武夷山五夫里(今南平武夷山市五夫镇)居住,在此求学、成家、讲学、著述,“琴书五十载”。绝大部分时间在闽,他所创立的理学被称为“闽学”,福建也因此得名“海滨邹鲁”,成为仅次于孔孟之乡的儒学重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灵感宝库。”“大话熹游”创始人雷希颖说。“大话熹游”项目打造了60余款涵盖茶、酒、竹、瓷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卡通朱子”是南平公共品牌“武夷山水”的形象代言人,并在2023年3月被确立为南平市城市文化IP。
九曲溪与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形成了巧夺天工的天然山水园林。九曲溪两岸至今遗留有“架壑船棺”和虹桥板18处、书院遗址35处、宫观寺庙及遗址60余处,保存着历代摩崖石刻450多方。不仅如此,武夷山还是世界红茶、乌龙茶的发源地,中国唯一的“茶文化艺术之乡”。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
武夷山除了是三教名山外,武夷岩茶更是以“岩骨花香”的独特气质在茶叶品类中独树一帜。
武夷茶,历史悠久。
唐朝元和年间,孙樵在《送茶与焦刑部书》中提到的“晚甘侯”是武夷茶别名最早的文字记载。
宋代中国饮茶风气盛行,各地产茶不下百种,仅贡茶就几十种。此时的武夷茶也是北苑贡茶的一部分,运往建州进贡。
元代,武夷茶正式成为贡茶。元大德六年(1302),朝廷为了监制贡茶,特地在武夷山的四曲溪畔设置“御茶园”,武夷茶大量进贡,长达255年。
清代是武夷岩茶全面发展时期,武夷茶区不仅生产武夷岩茶、红茶、绿茶,而且还有许多的名枞。
武夷山是万里茶道的起点城市。清康熙初年,邹茂章一家从江西南丰迁至崇安(今武夷山市)下梅村,自此开始种茶、制茶及贩茶。1718年,常姓晋商来到武夷山与邹茂章合作,将武夷山茶运往蒙古及俄罗斯,贯通了南起武夷山、北达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茶叶贸易之路。这条长达1.3万公里的贸易通道被称作“万里茶道”。
2006年5月20日,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11月29日,包括了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1月13日下午,在幔亭岩茶研究所,武夷岩茶非遗传承人刘宝顺谈到岩茶工艺的传承:以不变应万变。“不变”指的是保护好武夷山的生态环境,保持岩茶的生长环境不变;以武夷山原生的品种为主不变;制作工艺不变。今人只需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科技手段,让它更完美就可以了。“武夷岩茶是武夷山给予数万家庭的珍贵礼物,是武夷山市的支柱产业。”刘宝顺说,“我们一代代有责任将它传承好。”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是一种以研膏茶为原料,用清水使茶汤幻变图案的技艺。这种技艺源于唐代,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此后,这种清水画丹青的古法技艺在清代几乎消失。
1984年,在福建农学院就读的章志峰在查阅论文资料时突然看到了茶百戏的记载,自此对这种古法技艺痴迷不已。20多年来,他为重现茶百戏,查史料、访名师,甚至两渡日本研学茶道,终于在2009年使这个古法技艺再度重现。
2017年,茶百戏被列为福建省非遗项目,章志峰是唯一传承人。如今,章志峰创办的武夷山市中华茶百戏研究院,已培养了上千名国内外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