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章里的激情岁月我的钢铁春秋努力奔跑,与矿山一起绽放一本工作手册老明信片上的汉阳铁厂大型纪录片《百年宝武》启动拍摄“名誉员工”的宝钢彩涂情怀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540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06-02

功勋章里的激情岁月

武钢有限能环部 邹汉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枚小小的“功勋章”。那是岳父在1958年参加武钢一号高炉大会战时得到的。整个设计框架呈五角形,浅蓝的基色,金黄色的高炉挺立在正中央。在高炉画面的底下镶着红底黄字的“二等功”三个字;正上方有一个“武汉钢铁公司”的横挂,整体设计和谐肃穆。

这是十年前岳父搬家时,我偶尔发现。岳父说,这章还有些来历呢。1958年,他还是湖北孝感杨店公社一个代销店的代销员(相当于现在的售货员)。那份工作还是因为他当过兵、扛过枪,组织上在落实退伍军人政策时安排的。有一天,村党支部书记告诉他,武钢1号高炉正在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搞大会战,村里有个参战名额,想不想去。但有个问题,这一去一年多,会战结束后可能被武钢留下来当工人、吃“商品粮”,也有可能回来继续务农,代销员的工作就没了。

岳父一听就满口答应了。书记还是反复、耐心地提醒他———如果回来,代销员的工作就没了,只能种田。但岳父态度很坚决,第二天就背着棉被到了武钢。

到武钢后,岳父加入到一号高炉大会战中。经常背一两百斤的铁料往高炉上爬,身上全都是油污,一天下来,除了眼睛和鼻子,其它部位全是黑的。有时,他一个月都不能回宿舍,真正是干在现场、吃在食堂、住在休息室的地铺上。由于他工作努力,特能吃苦,先后多次被评为标兵、先进(这枚奖章就是其中之一)。大会战胜利结束后,他因为表现突出,没有任何悬念地留在了武钢,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退休。当年,最令我岳父感到无比自豪的是亲眼看到了毛主席向工人挥手。

岳父工作几十年,奖状特别多,因为几次搬家都弄丢了,但奖章就这一枚。当年正是这枚奖章,才使他最终能留在武钢。岳父说,那个时候的奖章是靠力气干出来的,能吃苦就行,但现在要靠知识和技术,这是时代的进步。

今天,透过这枚奖章的光泽,我似乎看到了岳父和他那一代武钢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爱党爱国、勤奋创业的身影和胸怀。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