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我成为武钢金山店铁矿井的一名出矿工。当时井下环境恶劣,巷道漆黑,淤泥深积,出矿设备是风动装运机。人站在窄窄的踏板上操作,稍不小心,就有矿石滚落。尤其是膝盖正对着高压风包,漏油的高压风对着膝盖吹。一个班下来,累得直不起腰不说,膝盖更是油兮兮的冰凉。虽然条件艰苦,但我工作勤恳,连续多年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当时我最大的理想是在整洁的巷道开上先进的铲运机。
2005年,梦想照进现实,我们开始了设备大升级、环境大整顿。作业环境大为改善,巷道淤泥没有了,底板全部用水泥浇筑,平整稳固。头顶上是连成一线的LED灯。更让我激动的是先进的电动铲运机代替了老旧的装运机,我成为第一台铲运机的驾驶者。作业条件的改善、铲运机的推广使用,使我们单位的产能迅速提升,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井下开采铁矿石生产基地。我工作的掌子面经常被慕名前来交流取经的人挤满。驾着铲运机鱼一样地在巷道里游动,我的工作劲头也更足了。我提出的电动铲运机“全断面均匀铲装”操作法被武钢命名为先进操作法;我也获矿业公司突出贡献人员三等奖,记个人二等功。如果说先进的电动铲运机让我感受到劳动的尊严,那么公司的认可则让我认识到了工作的价值。我为自己是一个矿山人而自豪。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捡起了失落多年的文学梦。上班前在口袋塞满报纸。休息时,借着巷道的灯光,抓紧时间看报,研究写作技巧。晚上回家便尝试着写。2009年,我调到车间当宣传干事。我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用笔深情地赞美矿山,歌颂矿工。我的新闻多次被评为武钢好新闻,我也被评为优秀宣传工作者。2010年,为遏制事故多发态势,武钢大力推行安全标准化作业,在全公司征集标准化作业DV。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以主井卷扬班的安全标准化为蓝本,自编自导制作了《井下车间安全标准化作业程序》DV,获一等奖。
2015年,受国际矿价大跌的影响,公司的前进步伐受挫。迎难而上,我们吹响了“战危机、保生存”的集结号,积极地通过劳动效率提升、降本增效等多种途径苦练内功,自挖潜力。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再坚持,矿山一定会迎来春天。
2016年,我们成为了中国宝武的一份子,金山店矿业获得了涅槃重生的契机。深部开采工程,让我们逐步走出无矿可采的困境;尾矿管道输送工程,让我们逐步消除“无处可排”的窘境。矿山的未来,是那样地清晰与触手可及。
心在哪里安放,人就会在哪里绽放。置身于中国宝武澎湃成长的宏大叙事里,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将心交付宝武,用心、用力、用情努力奔跑,明天也一定能与矿山一起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