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3月29日,我怀揣着盖有上海冶金工业局大红印章的录取通知书,来到淮海西路近虹桥路口的上海第十钢铁厂技工学校报到,作为七四届的中学毕业生被分配进入了技校学习。
进校的第一天就发了一套深蓝色的帆布工作服以及一双铁头工作鞋,同学们急不可待地纷纷穿上,左胸口袋上方印着鲜红的“上钢十厂”四个大字,令大家兴奋不已,能够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是那个年代的人梦寐以求的事。
两年后,我与一部分同学被分配进了热轧分厂工作,那是一个刚刚完成技术改造后的全新分厂,3/4连续式热轧机组为国内钢铁行业的佼佼者,年产量达到40万吨钢材,占全厂利润的60%。朝镇一炉狂涛,暮牵一江欢喜。从此,我与同事们奋战在祖国的钢铁战线上,为“四化”建设添砖加瓦。
当时我们青工的收入是36元,再加上附加工资5.40元。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贫富差距,物资都要凭票供应。当时,我的父母是双职工,工资又相对比较高,所以,我属于家境比较好的一类。整个弄堂里就我骑着一辆永久牌13型锰钢自行车。
中班下班回家,在那静静的夜晚,“嚓、嚓、嚓”的飞轮声,邻居们知道是我下班了。院子天井里,儿时的伙伴会打开房门,飞奔出来。等我放好自行车,他们早就迫不及待地竖起耳朵,听我讲故事。
(宝地资产十钢公司退休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