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珍贵史料找个好“归宿”明亮的“绿叶”天空意境  油条的骄傲安全是幸福的保障  新的尝试父亲的退休生活母亲的棉被单徐磊  篆刻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74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7-01

母亲的棉被单

王庚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从初中住校一直到现在,几乎每天晚上睡觉,身子底下铺的都是母亲亲手织的棉被单,它手感质朴、绵软柔和,保暖性、吸湿性、透气性都很好,使我始终保持着舒适而良好的睡眠。

然而,多年以来,我却从未留意过常常跟我“肌肤相亲”的棉被单。直到前不久,当我重温《三字经》读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时候,脑海中猛然浮现出母亲年轻时织布的场景,便立马走到床边,俯下身子仔细端详起它来。两米见方的棉被单原来是用四块宽一尺五左右的长方形棉织布缝在一起的,它由红、白、蓝、黄四种不同颜色的线条组成,线条宽度从两毫米到一厘米不等———这些竟然是我第一次知道!我用手轻轻抚了抚它,一股暖流从指尖直抵心房,于是情不自禁低声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我小的时候,家中十分拮据。为了贴补家用,母亲几乎每年都会借来邻居家那台体形庞大的老式织布机,纺线织布以做棉被单或是笼屉布。每当忙完地里的农活、料理好全家人的日常起居后,母亲总会端坐在织布机前,“咣当、咣当”的织布声响彻略显空旷的堂屋。谁也没有计算过,要重复多少次同样的动作才能让棉布“前进”一厘米。然而一天下来,那根根细线却在母亲手里奇迹般地变成宽约一尺五、长约二丈的棉布。

织布的劳作已然不易,但很多准备工作更是考验人的耐心和体力。首先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棉花,收获后的棉花需要晾晒、去籽、弹虚,用高粱穗上的细杆裹上棉花搓成比拇指略粗的长条,再用纺车纺成线,把线浸泡在水缸或大盆中染成不同的颜色……整个过程以及工艺设计,无不充分体现了人们的勤劳和智慧。

写这篇文章的前一天正好是我的农历生日,刚学会使用微信的父母通过视频聊天给我送来了生日祝福,让我感动得泪花直在眼里打转。当我看到镜头那端双亲愈加苍老的面庞,看到他们脸上一道道犹如沟壑般深深浅浅的皱纹,我才真真切切地意识到,岁月如梭———岁月真的就像织布机上的梭子一样,流逝得那么飞快而又那么无情啊!

我将床上的棉被单整齐叠起,隔着阳台窗玻璃,久久凝望着家乡的方向,“是不是我们都不长大,你们就不会变老;是不是我们再撒撒娇,你们还能把我举高高;是不是这辈子不放手,下辈子我们还能遇到……”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