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就是把工作做到极致。”
--孔利明,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全国示范型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中国十大杰出职工,中国当代发明家,宝钢功勋人物,被国家授权的专利超过541项。现为宝钢股份运输部退休职工。
孔利明是宝钢一名普通的电气高级技师,却有着“工人发明家”的美誉。他是工人口中的“孔专家”,也是全国“杰出职工”代表。他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三十余载,从一名普通点检工成长为发明家,实现了从普通一线工人到企业创新英雄的人生跨越。
爱折腾的“刺儿头”
上世纪80年代初,宝钢向全国招工,孔利明被招入运输部。带他的老师傅发现,这是个爱提问题的“刺儿头”。“你的工作就是把这根线绕到这个螺帽上,别的不用管!”老师傅这样教工作。“那怎么行?我得搞懂其中的原理才行。”孔利明可不服这样的教导,他需要了解其中原理,潜精研思,弄懂了才行。
“自己的功底并不好,资质也算不上聪明。”孔利明憋着一股劲儿,扎进了运输专业从零开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拜能者为师,醉心于专业书籍,勤学实干,终于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知识和创新理念。
十余年间,他先后学习了机械构造、电子电气、汽车修理、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焊接钣金等专业,一共考出了27张证书,知识面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为日后创新研发之路练就了坚实的“基本功”。
智慧型工人
孔利明相信,只有深入一线,勤动脑、爱动手才能多创造,才能够发挥他最大的价值,而宝钢恰是为他这颗种子提供良好生长机会的沃土。“当代工人,肯干很重要,能干、会干更重要。”在他看来,新时代需要“老黄牛”,更需要智慧型工人。一线岗位空间广阔,应把“问题当课题,立足现场攻难关”。
上世纪80年代,厂区时常发生车辆撞人事件。由此他发明了让大卡车“说话”:“倒车,请注意”“左转弯,请注意”。此发明大大降低了厂内交通事故,并应用于各汽车运输行业。1995年,他用巧妙的构思,给启动马达动了一个“小手术”,没花一分钱,使几百台载重车的启动马达从此避免了粉末堵死烧坏,每年为宝钢省下148万元。
2000年,他针对码头废钢装卸常发生高空坠钢的事故,主持了“废钢装卸防坠增效”科研项目,最终攻克了多年的顽症,推翻了外国专家认为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的结论,使作业安全率达到100%,工效提升45%以上,产生了3个国家专利和一项世界级的技术秘密。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钻一行。”几十年如一日甘心于当一名工人,是因为生产现场需要他,而他不负众望,把现场的各种安全技术、设备技术融会贯通,把想法变成办法,让办法成为创新成果,他的职业生涯中始终闪烁着创造力的光亮。
大胆往前闯
失败,实践;再失败,再实践。历经岁岁年年,研发一直在进行。有句话他常挂嘴边:“对技术工人来说,一项科研项目越有难度,也就越有动力、越有希望。”“探索和实践”五字听着轻巧,却意味着要付出旁人想象不到的努力与汗水。对孔利明来说,越是原创,越是未知,越不能怕困难,更要大胆往前闯!
2005年,孔利明带领工作室的创新团队,针对宝钢马迹山铁矿石中转港的3条输送线,十年磨一剑先后设计实施了“铁矿石带式运输金属物去除过滤门禁系统”,整套技术由38项独创技术专利和30多项技术秘密组合而成,为国内同行最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荣获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囊括中港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
1989年,公司创立了“孔利明科技创新工作室”,是宝钢集团第一个工人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员在孔利明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下,采用“加、减、扩、缩、联、学、变、改、代、反、搬、定”十二字创新法,突破陈旧的观念束缚,传播科技创新思维新理念。
他的工作室成了“上海市劳模育人实践基地”“全国示范型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的规模也由小变大,已有12个专业组、219人;目前工作室累计创造了连他本人的专利共761项,技术秘密1780多项,创经济效益6.8亿元,有效解决了现场生产工艺、设备、安全等领域的一些疑难杂症。
如今,他“退而不休”,继续和大家互相探讨,取长补短,让经验和学问结合、技能和思路结合,为全社会敞开联系信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的徒弟涵盖工人专家、高级技师、劳模先进等。
“我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就是立足本职工作,不断精益求精,把自己从事的专业工作做精、做到极致。”2016年,他被上海市评选为首届“上海工匠”。他说:“当工匠上升到一种精神层面,那就是心无杂念、执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他与时俱进专技能,积跬步而至千里,让一个个巧妙的灵感付诸实践、一项项发明填补技术空白,钻研与坚持成就了他的价值人生。